时代大潮奔腾不息,总在关键之处翻涌起最壮丽的波涛——再过两个多小时,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的百年大党,将在举世瞩目中正式开启“二十大时间”。
这些天,我们不断被刷屏着、感动着、激励着。一个个热词、一串串数据、一帧帧画面、一组组对照......
北京展览馆“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上,6000多项展览要素生动诠释非凡10年,国庆假期前三天就吸引约1.5万人的目光;浙江策划推出的“非凡‘浙’十年”“领航中国”等主题报道,日前传播量突破18亿。

人们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室外展区参观。图源:新华社
热度背后,其实是亿万人民对党的二十大的殷切期盼,对来之不易新时代的万千感慨,对热气腾腾新征程的满怀豪情。
我们不禁要问:二十大为何值得期待?当中有着怎样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
一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全国党代会作为党发展历程中的标志性事件,定党之大计,议国之大策,承载着重大使命和深远意蕴。
党的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新的革命火种就此点燃,照亮了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革命前程,这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与六大相隔17年、会址会期几经变更的党的七大,全面总结了新民主主义革命20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不仅如此,党代会犹如一个全国性的集结号和动员令,鼓舞着、激励着中华儿女不断勇毅前行,促进着各项事业进入下一个“快车道”,开辟崭新篇章。
党的十二大,一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成为指引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极大提振了社会各界的信心和士气;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由此开启了治党治国治军的新局面,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党的十九大,更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统筹发展和安全,直面风险挑战,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把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可见,党代会不是一般意义的动员部署会,而是深刻影响着、决定着下一个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的走向。
经过一个世纪的栉风沐雨,那个仅拥有50多人的小党,已经壮大到如今拥有9600多万名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中国,也从一个“现代化的迟到国”,一跃成为“世界现代化的增长极”“最大的经济和社会变革实验室”。
而今,我们党,我们民族,又将踏上新的“赶考”之路。
二
即将召开的二十大,如何显示我们党将继续保持“赶考”的清醒和坚定?如何显示“领航中国”的思想力量,如何打开让世界“读懂中国”的时代窗口?又如何矢志“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
海内外热切期待着能够一窥究竟。正如美国一华媒所言,“关注中共二十大,是读懂中国的密钥”。
二十大为何重要?因为这必定又是一次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大会。此前召开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就以“3个事关”对此作了标注:
即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理解这些,就要弄清楚二十大所处的特殊背景:
当前,百年大变局仍然愈演愈烈,世界传来了不少坏消息,全球经济复苏进程受阻、新冠疫情仍然肆虐、右翼民粹思潮涌动、乌克兰危机急剧升级……一个个危险信号接连释放,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甚至说,“人类离核毁灭只差一个误判”。是和平还是战争?是发展还是衰败?人类再次走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中共二十大成为当今变乱交织世界里稳定发展的独特标志。
这一刻,我们面临的形势仍然严峻复杂。
一边,受疫情等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而且随着经济社会和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显现。
另一边,美西方不断加码升级的围堵打压,更是掀起了一场又一场经贸战、科技战和意识形态战,对我们造成了不小冲击。这要求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战略定力,既要敢于斗争又要稳住阵脚,既要推进变革又要管控风险。
这一刻,我们面临着内外叠加的风险挑战。
众所周知,二十大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关键节点,也是圆梦全面小康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党代会。经过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我们不仅取得了历史性的非凡成就,还为民族复兴赢得了时间和主动。
然而,复兴之路是一场“争分夺秒”的战役,如果稍有松懈,到手的机遇也会拱手让人。在完成人类减贫史上最伟大的一次奇迹后,我们应该迅速在思想上紧张起来、精神上振奋起来,投入到新的重大战役中去。
这一刻,我们身处承前启后的历史方位。
迄今为止,全球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人口约10亿。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这一代人肩上的重大使命荣光,也是人类历史上空前伟大的事业、前无古人的创举。
可以想象,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要整体迈进现代化,其艰巨程度、变革深度、影响广度远超脱贫攻坚,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国上下必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空前的团结推进空前的事业。
这一刻,我们肩负着神圣艰巨的使命任务。
深刻认识这些背景条件,是我们读懂二十大特殊重要性、理解“3个事关”的前提所在。
三
医务人员为旅客进行核酸检测。图源:新华社
中国好,世界才会更好。长期以来,中国的大国形象、大国担当在世界上深入人心,“一带一路”倡议签署的国家已经达到149个、国际组织32个,成果惠及诸多国家和地区,特别是铁路、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卓有成效,广受欢迎。世界研究报告评估,共建“一带一路”将使相关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推动全球贸易增长1.7%-6.2%,全球收入增加0.7%-2.9%。四
山一程,水一程,永恒的赶考路,永远的答卷人,中国共产党人永远在路上。加油,中国!
来源:浙江宣传
浙ICP备12005551号-3 网上视听传播许可证 1103013
公安机关备案号 3302030200073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8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浙)字第01362号
版权所有 宁波宁聚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2002-2025 nbtv.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