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岱山县纪委监委围绕油气全产业链发展,深入一线开展专项监督,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履行好主体责任,为国家在油气等大宗商品领域的战略安全提供保障。 浙江新闻客户端拍友 董海梅 摄
全力拼经济!近段时间以来,随着疫情防控措施进一步优化,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等强烈信号,各地全力出击,掀起重振经济新热潮。自由贸易试验区,是稳定外贸增长、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载体。在浙江,纪检监察机关正以强有力的政治监督,助力自贸区在年底跑出开局般的“加速度”。
生产、贸易提速的堵点、卡点在哪里,监督就跟进到哪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深入我省自贸区舟山、宁波、杭州、金义片区跟进监督。疫情防控“新十条”颁布后,全国最大石化基地——舟山绿色石化基地,又现往日繁忙的景象。“但我们在督查中发现:生产量上来了,基地公共交通通勤运转能力却没跟上。”舟山市纪委监委驻市府办纪检监察组相关负责人说。发现该情况后,驻点督查组立即督促协调基地和岱山县交投集团向上对接,根据基地员工上下班及施工进度变化,增加公交的班次和车辆,确保运送到位。
再把目光投向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金义片区的义乌。在这里,物流产业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关系到义乌整个市场的安全稳定运行。临近年关,义乌市陆港集团纪委在监督检查中了解到,许多装卸工人和司机因种种原因提早回家过年,造成线路运输成本增加,物流企业运营压力增大。
“我们督促协调公路港公司对接供应链公司,推出共享叉车和集货拼车业务,园区货源实现优化配置。”集团纪委书记朱小玲说,这一举措提高运输时效性的同时,大大减少企业运营费用,共惠及企业100余家。
监督既要对焦当下自贸区发展的“燃眉之急”,更要着眼共性问题系统施治。浙江自贸区舟山片区实施“清廉船加油”“清廉口岸”等系列“数字化清廉细胞工程”,精准实现全产业链监督闭环,推动口岸监管单位优化创新监管举措,提升通关效率。油品、铁矿砂和大豆整体通关时间压缩至20小时以内,走在全国前列。
针对订舱难、物流成本高、通关时效慢等外贸企业共性痛点,萧山区纪委监委探索建立组局联动机制,运用“供应链魔方”数字化平台预警,及时对自贸企业相关审批进度开展精准监督。目前该平台服务企业超过3万家,帮助企业提升通关效率30%以上,节约订舱等候时间近80%。
一系列堵住风险防控“漏点”、保障自贸区健康发展的制度,在纪检监察机关的督促下得以完善。省纪委监委驻省经信厅纪检监察组与省自贸办、各市纪委监委同向发力,重点对自贸区年度考核、招投标监管、资金拨付使用等关键环节开展监督检查,督促全面排查廉政风险,推动制定13项风险防控措施,鼓励自贸区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
“建设自贸区是党中央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一项战略举措,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持续紧盯推进自贸区建设中任务落地的难点痛点和政策兑现的堵点卡点,及时纠偏纠错,推动自贸区取得更多具有浙江辨识度的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浙ICP备12005551号-3 网上视听传播许可证 1103013
公安机关备案号 3302030200073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8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浙)字第01362号
版权所有 宁波宁聚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2002-2025 nbtv.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