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16、17日三天,由杭州歌剧舞剧院出品的舞蹈剧场《遇见大运河》在杭州大剧院上演。
该剧讲述了以男主角“承望”为代表的一群年轻艺术家,在创作与运河有关的作品时,与女主角“水灵”——一滴千年运河之水相遇的故事。运河自开凿之日起,与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紧密交织的千年历史,通过男女主角的步步走近,也缓缓呈现在观众面前。
十年之前,这部作品正是在杭州大剧院里完成了自己的首演。
2014年主创及演员首演前合影 杭州歌剧舞剧院供图
十年后的今天,在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之际,他们回到出发的地方,再次起舞。
有些东西变了,也有些东西依然如故。大运河,缓缓流淌入人们的心里。
重要的文化符号
《遇见大运河》开演前三天,售票平台显示,三场演出票都已全部售罄。但更引人注意的是演出票价那一栏标着“80元起”。
随意翻一下平台的其他演出便不难发现,80-380元的票价,在如今的演出市场里已是凤毛麟角。
售票平台截图
这个定价,与十年前《遇见大运河》在杭州大剧院首演时的价格一致。在可乐与方便面都相继涨价的今天,一场“十年不涨价”的演出便更显难得。
“我想让观众能更轻松地走进剧场。”作品的总导演、杭州歌剧舞剧院院长崔巍说。
在她看来,《遇见大运河》本就是从这些普通人的故事土壤里“生长”出来的,因而就该以亲近的方式回归到人们中间。而亲民的票价,是创作者最直观的诚意。
回顾这十年间的巡演、采风之路,崔巍的脑海里会涌现出许许多多的人与故事:河南洛阳的守仓人张永生,用一生守护运河上的含嘉仓;安徽泗县的陈绍兰奶奶,日复一日地保护隋唐古运河免遭破坏;一位扬州老先生,每天都会到运河边用二胡拉起悠扬的扬州小调;还有那位年轻时做过运河船工的杭州人,在听闻关于运河的舞蹈创排后,每年都会将自己收集的运河消息做成剪报送来……
剧组在运河沿岸人家的引导下采风 杭州歌剧舞剧院供图
正是这一个又一个鲜活的“水故事”,让运河的形象变得生动起来。它们成了《遇见大运河》的创作灵感与作品元素,也成了这十年间主创们不断修改、精进的理由。
他们删除了一个个冗余的动作,藏起了花哨唬人的技巧,让所有的舞蹈动作回归情感与生活,“多余的动作与技巧会分散作品的感染力,只有让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艺术才能真正走进观众的心里。”崔巍说。
十年前崔巍与演员在排练厅 杭州歌剧舞剧院供图
舞台灯亮,音乐声起。一幅关于中国大运河的画卷,在舞台上缓缓打开:
这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代表着千年运河一滴水的女主角“水灵”,与代表着现代寻踪运河历史文化之人的男主角“承望”,在这段“遇见之旅”中相知、相恋、相互守望;
《遇见大运河》男主角“承望”与女主角“水灵” 杭州歌剧舞剧院供图
这也是一段人类与运河共同谱写的命运交响:“开凿”“繁荣”“遗忘”与“又见运河”的四个段落,在回溯运河千年兴替的同时,也在展望共荣的未来。
《遇见大运河》众人与“水灵”共同起舞 杭州歌剧舞剧院供图
大运河常被形容为“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而《遇见大运河》则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视角:千年以来,运河两岸百姓生生不息。那些“讨生活”的记忆与对运河的感情,撑起了一代代人探索运河保护之道的信念,也让大运河成了重要的文化符号。
如果说历史如洪流,波澜壮阔。相较之下,文化的传承,则更像人工开凿的运河。而演了十年,改了十年的《遇见大运河》,正是对这条悠悠文化之河的一次“疏浚”。
共同书写当下的运河文化
《遇见大运河》剧照
十年后的这一晚,女主角“水灵”的扮演者周可迈着轻盈的脚步来到台前谢幕。
她用自己十年的青春光阴,换来了从“表演水”到“成为水”的艺术进阶。这种成长不仅仅得益于熟能生巧,更是这十年来,不断在巡演、采风中经历挫折与历练的成果。
比如2017年,在从巴黎辗转前往德国巡演的途中,航空公司不慎丢失了她的行李箱,而里面偏偏放着剧组独一件的演出服。那场演出,是她第一次穿着临时改造的服装登台,也是当时已经跳了100多场的她,第一次放下了自我与角色的较劲,让自己与“水灵”融合。然后她发现疲惫与烦恼都消失了,这个意外竟成了她的重要启发。
与周可的十年磨一角相比,如今饰演剧中“主角团”里文化学者一角的雷力鸣,则呈现了演员成长的另一种形态。刚加入《遇见大运河》时,他还只是一名舞蹈专业的学生,也因此,他在剧中饰演的是年龄最小的顽童。此后的十年间,他演遍了剧中所有的男性配角,最终演上了剧中年龄最大的“吕叔”。
饰演“吕叔”的雷力鸣
还有被团员们昵称“婷妈妈”的李婷。作品首演时,她的女儿只有3岁。如今已成长为能读懂母亲表演的少女,她开始明白以前总是出差的妈妈的执着与坚持。在李婷35年的舞龄中,《遇见大运河》的这十年无疑是她舞蹈生涯里浓墨重彩的一笔。十年间,李婷用表演诠释了剧中的泥土、河流、孩童、撑伞少女、小脚妇人、对污染视而不见的冷漠者、为保护运河奋不顾身的志愿者……她是剧中饰演角色最多的演员之一,丰富的经验与感悟也让如今的她成了指导新演员的最佳人选。
而与《遇见大运河》共同成长的,不仅是演员,也有观众。
在2014年,《遇见大运河》首演之前,剧组曾邀请部分观众去排练厅观赏一些“剧透”片段。彼时,5岁的唐嘉蔚因曾向剧组提供过自己的“水故事”而在受邀之列。去年,《遇见大运河》剧组曾在杭州地铁做了两场快闪活动。那一天,他们又再次与唐嘉蔚相逢。如今15岁的小唐不仅出落得娉婷,更是加入到了运河保护的志愿者行列。
十年前受邀去排练厅看“剧透”的唐嘉蔚
2023年在地铁快闪活动中与剧组重逢的唐嘉蔚(左2) 杭州歌剧舞剧院供图
这种演员与观众的共同成长让崔巍十分欣喜。自创排之初,崔巍便坚持《遇见大运河》不仅仅是一部舞台艺术作品,更是一场文化遗产传播的行动。快闪、座谈、交流、采风,每个环节都是它的一部分。它因运河而诞生,也与运河一样见证了人们的奋斗与成长。它的上演成了演员与观众,表达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对生存环境变化关注的载体,让这种舞台上下的交融,成了一种社会实践。
文化的生长离不开交流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5月《中国日报》“双城记”系列报道聚焦了中国杭州与法国尼斯这对姐妹城市,其中特别提到了2017年在尼斯开启全球首演的《遇见大运河》,并称其为“杭州与尼斯友城的见证者与参与者”“中法友谊与文化的桥梁”。时任外交部发言人的汪文斌在新媒体平台上转发了这则报道,并借此向全球推荐杭州。
《中国日报》对作品的报道
汪文斌转发报道
时光倒回2017年6月21日,在剧组即将前往尼斯的这个下午,崔巍再一次来到拱宸桥畔,将目光投向濛濛细雨中的运河。
她在思考亦在发问:来自中国大运河的故事,究竟能否打动世界的观众?当下的我们,该以怎样的表达去延续运河之水的文脉?
也许运河给了她答案。那天,她从运河里取了一瓢水,并带着它踏上了世界巡演之旅。
《遇见大运河·世界巡演篇》收录的部分照片 杭州歌剧舞剧院供图
在尼斯首演的那晚,一位来自意大利的观众在演出散场后久久不愿离去,坚持要与主创见一面。她说她爱极了运河开凿的段落,也被中国灿烂的文化所震撼。她说自己已迫不及待地想去一睹中国大运河的真容。
在埃及,一位来自黎巴嫩的导演表示,《遇见大运河》让他想到了尼罗河,也促使他再度思考人类、文明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在希腊,鲁特拉奇市的市长代表如今生活在科林斯运河畔的人们,在绘制着中国大运河并陪伴剧组一路巡演的长卷上签下名字。缓缓展开的长卷,令他感慨万分:“此刻意义非凡,若有一天,所有在长卷上签过名的人聚在一起,那将会是怎样的情景……”
200余场全球巡演,行程30万公里,遇见30万名观众。他们用艺术这门世界共通的语言,让一滴来自中国大运河的水,落进海外观众的心里,激起别样的涟漪。这些经历,都收录在去年发布的新书《遇见大运河·世界巡演篇》之中。它与另一册“中国巡演篇”一起,作为当代杭州地方文献的有益补充,存入到浙江图书馆中。两册书不仅用文字记录了《遇见大运河》从创排到完成世界巡演这十余年间的历程,更通过大量采风、排练、巡演、交流的照片,最大程度地去还原这部作品在舞台之外的呈现。
《遇见大运河·中国巡演篇》收录的部分照片 杭州歌剧舞剧院供图
就像舞剧尾声处,舞台大屏上出现了一条用照片流组成的“赛博运河”。它如运河水一般,将十年间剧组所走过的运河之旅,那些采风、演出、快闪、互动的照片,一张一张地推向观众,又涌向远方,充满了时代感与仪式感。
中国有两大举世闻名的人工奇迹,岿然不动的长城是中国的历史与底蕴,沉稳坚固而深厚。而交流互通的运河则更像中国的今天。《遇见大运河》像是无数中国文艺创作者的缩影,它努力书写着属于当下的记忆,并以文化交流的方式,铸造着属于世界的,流动而开放的命运共同体。
而因《遇见大运河》相遇的你我,也都是这一笔的书写者。
来源:潮新闻
浙ICP备12005551号-3 网上视听传播许可证 1103013
公安机关备案号 3302030200073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8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浙)字第01362号
版权所有 宁波宁聚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2002-2025 nbtv.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