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走到第六届,已吸引上千名科学家、企业家、青年科技人落户温州。这座青年科创之城,正孕育着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
侴术雷,80后,生于黑龙江绥化,专注于钠离子电池的研究与应用。细数他的身份,温州大学教授、温州大学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温州市钠离子电池重点实验室主任、温州钠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锂离子电池现在应用很广泛了,但锂的资源是有限的,多数集中在南半球。但如果说一个原材料是价格又低,又没有波动,又很稳定,我们就选择了钠离子。”侴术雷告诉记者。
2010年,在澳洲伍伦贡大学任教的侴术雷,把目光投向钠离子电池。钠元素广泛分布于陆地和海洋,随处可得。但因为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不如锂电高,长期以来一直未被重视。侴术雷做了10年的钠离子电池基础研究,但在缺少上下游产业链的澳洲,研究始终无法落地。于是,侴术雷决定回国寻找机会,飞机刚落地上海,他就接到了温州大学副校长王舜的电话。
“他说正好还有一个人才引进的会,你去参加一下。结果一进屋,有二十多个包括我们温州大学的书记,主管人才的,还有市委组织部,区委组织部甚至投促、园区,后来我发现,在我后来的工作中,那一桌人是我经常找的人,就都在了那天。”侴术雷表示。
侴术雷开玩笑地说,他被这群人“忽悠”到了温州,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是明智的,后续包括招引人才、搭建团队、建设研究基地等重要环节,都让侴术雷感受到了什么叫“温州速度”。
侴术雷说:“我们原先刚来的时候就两个人,一个月就有二三十人,不断地扩大,最后到现在有150人。”
三年来,侴术雷在温州组建起了一支150人的团队,专攻钠离子电池的产业化发展,电极材料、电解液配比、工序选型等,对所有参数团队都要一种一种去测、去摸索。
“毕竟是具有挑战性,它有不确定性,可能要很久的时间才出来一个成果。”温州大学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李林表示。
“我基本上是早上八点到晚上十一点、十二点,这样的一个工作强度。”温州大学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助理张杭介绍。
侴术雷说,出差,都要坐最晚一班或者最早一班,这样把工作时间尽量增大。
经过不懈努力,团队终于攻克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卡脖子”难题。今年,产量千吨的正极材料连续化产线进入调试阶段。今年的青科会,侴术雷还有了一个新身份,担任学术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和新能源技术论坛召集人。
“不断吸引更多优秀的年轻人来到温州,建立起合作的关系。未来如果是因为我们的付出,把中国乃至人类钠离子电池的产业,提前5年或者提前1年产业化,这就是我们的贡献。”侴术雷表示。
记者手记:
从东北到澳洲,再到温州,青年科学家侴术雷用一个团队撬动了一个产业。在科研攻关的艰难道路上,离不开科学家的坚苦求索,更离不开优秀平台的支持和助力。我们欣喜地看到,温州,这座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发展起来的城市,在支持青年科创人才的道路上,正跑出越来越快的“温州加速度”。
记者:张孜 顾俊捷 温州台 李佳琦
来源:中国蓝新闻
浙ICP备12005551号-3 网上视听传播许可证 1103013
公安机关备案号 3302030200073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8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浙)字第01362号
版权所有 宁波宁聚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2002-2024 nbtv.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