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成都漆艺的精细与雅致,利用柴房打造“森林衣帽间”,展现缫丝、植物拓染、蜀锦、绒花等非遗技艺……不久前,短视频创作者李子柒重新发布作品,视频累计播放量超5亿。作品中丰富的中华文化元素、中式审美吸引大批海外粉丝。
图源:央视新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实践中,如何以优质的内容、新颖的形式、创新的表达更好展现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展现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让文明魅力深入人心。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厚重家底,是我们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底气所在。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开启全球巡演以来,广受好评。这部舞蹈诗剧传递出重视传承、敬畏自然、感恩生命等能够引起不同国家观众共鸣的价值理念,因此获得成功。展现中华文明魅力,不仅要展现其古老、悠久的一面,也要展现其年轻、现代的一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读懂中国,关键要读懂中国式现代化。”从智能的数字城市到先进的地下管廊,从“聪明”的新能源汽车到能送快递的无人机……今天的中国,给人“未来已来”之感。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有利于呈现出一个丰富、生动、立体的中国,增强中华文化吸引力。
讲好鲜活的中国故事,才能直抵人心。当代中国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为展现中华文明的蓬勃生机和活力提供了丰富素材。聚焦脱贫攻坚的电视剧《山海情》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深深打动了海外观众。近年来,一系列中国故事之所以吸引人,就在于这些故事本身足够生动、足够真实,在以真情实感引发共鸣的同时,给许多国家的发展带来启示。把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等寓于故事之中,既展现中国发展的成就,也揭示中国发展的世界意义,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才能更好促使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
面对国际传播领域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的趋势,还要创新体制机制,塑造传播新优势。比如,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尤其是面对青年群体,不仅要善于运用新的媒体平台、技术手段拓宽传播渠道,也要采取青年群体听得懂、愿意听的语言和形式,接地气、润人心。还应统筹好线上传播与线下体验,把单向传播变为双向互动。近期,有关部门出台一系列提高入境旅游便利化的政策措施,吸引许多海外游客近距离感受中国。游客通过短视频向更多受众展现他们眼中的魅力中国,“China Travel”(中国游)成为热门话题。加强交流交融,持续扩大开放,就能在民心相通中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新征程上,持续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进一步提升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定能不断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为我国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为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浙ICP备12005551号-3 网上视听传播许可证 1103013
公安机关备案号 3302030200073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8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浙)字第01362号
版权所有 宁波宁聚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2002-2024 nbtv.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