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的痕迹,是他个人的,也是所有人的。痕迹的聚汇,构成了时代与历史。命运云翻雨覆,唯有诗歌作证。
这是矿工诗人陈年喜为《我们劳作在大地上》这本书写的推荐语。
或许,同样身为劳动者和父亲的他,更能理解作者叶小平的文字。
2023年元旦,桐庐的叶小平因病离世,女儿叶梦雨在整理遗物时,意外发现父亲留下了上百箱诗稿、日记和随感。这些早已泛黄的旧稿纸,不仅讲述了一位父亲对生活的热爱,更饱含了他对女儿、对家庭的深情,就如歌手许飞在《父亲写的散文诗》里唱的一样。
潮新闻·钱江晚报曾报道这个动人故事(详见《爸爸的人生是未尽诗集,杭州父女天人两隔,诗情延续》),如今故事续写:在热心人的帮助下,叶梦雨将父亲的遗稿整理出版,率先面市就是陈年喜推荐的这本《我们劳作在大地上》。
《我们劳作在大地上》 中国工人出版社供图
努力留下踪迹,已故诗人两本诗集陆续面世
翻开这本书,最先出现的内容,是叶小平2021年4月24日早上在便笺纸上写下的一段文字:我知道这一切都将转瞬即逝,但我还是努力地想留下踪迹,所思所想的尽可能诉诸文字,所作所为的已然展列于大地。
叶小平书写的文字 受访者供图
叶梦雨说,这段话正是整本书的题眼。
“我爸办了这么多年的厂,三次搬厂房都没有把这些纸箱扔掉。他不管是当农民的时候,打石头种果树,还是当工人的时候,跑市场做产品,都在坚持书写。我觉得他还是想留下痕迹,但是现在没机会了,所以让我替他去完成。”
出版书籍并不是一件易事,还好有不少人提供了帮助。
去年,随着越来越多的媒体报道,桐庐诗人舒羽关注到了叶小平的诗,辗转联系上了叶梦雨。“她当时和我说,从一个诗人的角度,一眼就能看出我爸爸是一个真正的诗人,他的诗里饱含着一种力量和价值,能感染更多人。”
后来,舒羽在自己发起的富春江诗歌节上,追授叶小平“桐庐桂冠诗人”荣誉称号,并鼓励叶梦雨将爸爸的诗稿整理出版。
“舒羽老师帮忙对接了浙江大学出版社,我们挑选了一些诗歌。因为我爸的稿纸特别多,舒羽老师挑完之后,我又整理出来一些。刚好中国工人杂志当时也报道过这个事,他们觉得我爸爸展现的劳动者底色,跟他们的风格比较契合,也联系我说要出版,我就把后面整理出来的这些交给他们了。”
一个已故的人,但同时有两本书在出版。两本书的内容略有交叉,但更多的是不同,一本从文学的角度出发,另一本则以劳动者的视角呈现。
眼下,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的《我们劳作在大地上》已经上市。叶梦雨透露,另一本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认真地生活》有望在12月下旬上市。
这本书已在各大书店上架 拍摄@ZnCu
父亲的精神后花园,有着人诗互证的意义
率先上市的《我们劳作在大地上》这本书,收录了叶小平的130首诗歌和50幅亲笔插画。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我们劳作在大地上”“大地上布满了诗行”“这是最美好的时光”,依次呈现叶小平作为劳动者的感受,对生活的观察以及跟家人的情感。
写给女儿的诗,大多收录在“这是最美好的时光”这部分里面。
透过这本书,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加立体的叶小平,以及他诗意盎然的人生。
他写劳动:鸟飞翔在天空,鱼游戏在水里,我们劳作在大地上;写希望:我坚信大地不会欺骗种子,阳光走过的地方花草一定茂盛;写愤懑:让什么同意都去见鬼,别再让愚昧统治世界;写妻女:这是最美好的时光,是对我们一天认真生活的报答。
不少文化界人士对叶小平和他的诗歌给予高度评价。
《诗刊》主编李少君说,叶小平是一个真正的诗人,他的一生就在诗中呈现,有着人诗互证的意义。同时,他的诗歌也完整地记录了他生活的时代。因此,他的诗歌还有诗史互证的价值。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教授孟婧表示,一个非常有生命力的作品,记录了过去的时代中,人们是怎么去生活、感悟的,也带给现在的我们很多启发,就是我们应该怎么去生活,去寻找到自己的意义。
不少诗人联袂推荐 拍摄@ZnCu
对叶梦雨来说,她从这本书里,找到了父亲的精神后花园,“他每天忙于工厂里的订单、设备和生产,一次次起早贪黑甚至就睡在厂里,但还是会挤出时间写诗,这件事就是他抵御时间和孤独的一种方式。”
在父亲的诗歌和日记中,她还读到了自己的过往。
“我以前觉得爸爸可能不是特别关心我,因为我跟他视频的时候,他总是讲一些国家大事或者大道理,然后说家长里短的事你跟妈妈说。但是,当我翻他日记的时候,发现我跟妈妈说的那些事情他都会记,不管是多细小的事情。”
女儿让它“终有回响”,这是浪漫如诗的结局
《我们劳作在大地上》这本书上市后,销量不错,出版社已经加印了一次,并计划向全国的职工书屋推荐。
这本书上市后销量不错 受访者供图
昨天,叶梦雨还特意去浏览了当当网,发现这本书的销量是现当代诗歌类新书的第三名。
1984年,年轻的叶小平曾给诗刊写过一封投稿信,他在信中写:“诗是我的老师,使我知道了该怎样做人,我将用一生的行动来报答它”。
当年,这份投稿信没有收到回信,但叶小平还是细心地将它收在了一个文件夹里。
40年后,叶梦雨打开这封信,读出了父亲的心愿,并努力帮他实现。
“我爸这点挺了不起, 他坚持一件事坚持一辈子。其实80年代有挺多人喜欢诗的,但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像他一样,订阅这么多年的《诗刊》,每一期都去阅读、标注。直到他在病床上的最后一个月,还让我妈给他带去《诗刊》。”
跨越40年的“念念不忘”,女儿让它“终有回响”。对叶小平来说,这何尝不是一种最浪漫的结局?
来源:潮新闻
浙ICP备12005551号-3 网上视听传播许可证 1103013
公安机关备案号 3302030200073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8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浙)字第01362号
版权所有 宁波宁聚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2002-2024 nbtv.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