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广电网首页

七问长三角④:600万境外游客抵达上海后,长三角哪座城会成为“下一站”

2025-01-03 10:24:05 编辑:孙薇 责编:国丹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大区域战略实施力度,增强区域发展活力。

实施区域重大战略,是为了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新质生产力。今年,长三角三省一市GDP占全国总量进一步提升,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也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

在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即将迈入第七年之际,潮新闻《长三角观察》栏目推出年终总结策划报道“七问长三角”,总结长三角在过去一年中的亮眼成就。

当2024年年初大家预测哪座城市会成为“顶流”的时候,没有人会想到,这个答案是上海。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数据显示,自2024年1月1日以来,上海已接待入境旅游者超过600万人次。

600万入境游客数量,不仅给上海带来了满满的人气与流量,作为长三角的龙头城市,上海入境游客数量飙增,还将给近水楼台的长三角,带来溢出效应与无限的消费活力。

长三角哪座城市,能够成为海量入境游客们的“下一站”?

周五下班去中国

上海成为国际“顶流”

“来上海跨年”成为了海外游客们的新选择。

12月31日晚上,上海市区龙华塔撞钟祈福迎新年的活动中,挤满了来自日本、德国、斯洛伐克等国家的游客;北外滩的咖啡店内,几乎有一半的顾客说着世界各地的不同语言,等待着2025年元旦零点时分的到来;1月1日清晨,数十位组团来的意大利游客,在上海之巅观光厅内,迎接着新年第一缕阳光的到来;1月1日晚上,韩国游客金玟佑和他的几位好朋友一起,一起来到了临港滴水湖,观看了新年烟花秀。

上海北外滩的一家咖啡馆,成为了不少境外游客喜爱的打卡地。叶星辰 摄

国际化的上海,在这一刻变得具象化。

今年,随着240小时过境免签,日本、韩国、意大利等国家公民免签入境等政策的不断加码,以及“city不city”“周五下班去中国”等词条屡登海外社交平台热搜榜,来中国旅游成为了越来越多境外游客的选择。

记者从上海统计局查询到了一组数据,2024年1-11月,从上海口岸入境的境外旅游人数和从我国其他口岸入境来沪的境外旅游人数总量为596.55万人次,其中外国游客为440.57万人次。

来到上海的境外游客数量从2024年8月开始已经出现了连续4个月的上涨,从8月的35万人次,到11月底已经达到了单月破50万人次,在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刺激下,12月预计还将创造全年新高。

这一数据,不仅打破了原有的旅游预期,也正在接近上海历史上的最高入境游客数量。

免签入境政策,对文旅市场的反馈,是迅速的。

记者从OTA平台携程了解到,政策实施后(数据采集自11.08-12.02),韩国游客入境游订单环比上月(10.08-11.02)环比增长约15%,同比增长超150%。值得关注的是,韩国入境游客选择周五、周六来中国的旅游订单占比将近4成。

此外,免签国家的整体游客订单量占到平台入境游订单量的三分之一。享受免签入境政策的泰国和马来西亚,订单增长超4倍;意大利和西班牙的订单增长也超过了两倍。

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副院长杨勇说:“240小时过境免签,以及向日本、韩国、泰国等游客开放免签入境的政策,对于我国文旅市场,是一个巨大的利好,推动了入境旅游人数的增加;另一方面,也是我们在疫情结束之后,主动地做了很多对外宣传,包括举办中外旅游年的活动,以及进博会、F1、劳力士上海大师赛等国际性的大型活动持续举办,也都吸引了很多游客到来。”

杭州西湖。汪江军 摄

一个假期超过1亿人次来旅游

2025年,长三角文旅将迎来爆发契机

文旅,是促销费的重要一环。

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时,明确提出要“创新多元消费场景,扩大服务消费,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

2024年12月30日,文化和旅游部召开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也公布了一项数据,前三季度国内出游人数已经接近43亿人次,旅游在扩大消费需求中的作用日益彰显。

长三角作为我国最大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承接的不仅是入境游客,还有更多的国内游客。仅2024年国庆长假期间,在长三角三省一市内的旅游人数便达到了11322万人次,创造消费超过千亿元。

2025年,也将成为长三角文旅产业爆发性增长的一个契机。首先是在大量入境游客“自来水”的带动下,上海已经成为了海外社交平台上的热搜常客。

上海作为全球最顶尖的城市之一,游客们可以在这里享受到开放中国的种种便利,随处可以享受到城市带来的美好生活。

上海之巅观光厅内,每天都有许多得劲境外游客前来参观。叶星辰 摄

在海外社交平台上,上海经常被带上一个很有意思的标签,“最适合外国人去中国的‘新手村’”。金玟佑已经是第二次来到中国,而且每次都会选择在上海游玩。他说:“因为在上海,不管是语言、餐饮还是服务,都让我觉得非常便捷;而且在上海,这里非常的时尚,可以拍到很多好看的照片。”

长三角各地也自带满满的文旅属性,除了刚刚举办完香奈儿全球大秀的杭州西湖,以及备受韩国等境外游客喜爱的黄山之外,长三角很多景点也带有“国际范”。

去年,长三角新增了两座乡村入选了联合国旅游组织的“最佳旅游乡村”名单,分别是浙江溪头村与安徽小岗村。加上前几年入围的浙江余村、安徽西递村、浙江下姜村,全国15座联合国“最佳旅游乡村”中,长三角就占据了1/3。

交通的便捷性,也增加了游客们在长三角区域内跨省旅游的意愿。

2024年6月,长三角大环线高铁正式开通,将黄浦江畔上海、江南园林苏州、太湖明珠无锡、六朝古都南京、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城市黄山、西子湖畔杭州等地串联。高铁上的长三角,让三省一市的文旅联动宣传营销不断提效。

2025年,将有更多的境外游客,从长三角入境。

根据国家移民管理局公布的最新一批过境免签外国人在境内停留省份名单,增加了安徽全境,加上此前已经在名单中的江浙沪三地,过境免签的外国游客可以畅通无阻地在长三角区域内自由游玩;而且最新一批过境免签人员入出境口岸中,长三角地区还新增了包括扬州泰州国际机场口岸、无锡苏南硕放、金华义乌国际机场口岸、温州龙湾、合肥新桥、黄山屯溪国际机场等多个口岸。

600万境外游客来了

长三角哪座城市能成为“下一站”

签证政策的持续优化,不仅是中国主动扩大对外开放的标志之一,也是入境旅游市场的一大利好。

作为枢纽城市,外国人来到中国的第一站,基本会选择上海。2024年全年,有超过600万的境外游客来到上海旅游,业内人士分析,2025年,这一数字还将进一步增长。

在如此多的境外游客到来之际,长三角哪座城市能够成为他们的“下一站”?

杨勇说:“游客们在上海,感受到的是大都市的感觉,长三角其他城市想要‘引流’,就需要做好和上海差异化的地方,比如说浙江的西湖,以及一些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古镇,或者是安徽的黄山与古村,让境外游客能够感受到不一样的文化,这样周边地区可以和上海形成一种互补效应。”

不过杨勇也提到,除了“引流”之外,还可以自己打造旅游热点,这样游客就会带有目的性,直奔而来。

其实在打造旅游热点方面,浙江文旅也早就通过短视频,有所布局。浙江文旅在Facebook、Instagram、X以及YouTube等境外的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系列街头演艺、非遗工艺技艺、越剧婺剧等传统戏曲以及“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全球巡展等文化盛事,同时将传统自然风光类、技艺展示类视频进行社交化的二次创作,发布了众多短视频,目前全平台粉丝合计已超过65万人。

短视频带来的流量也是立竿见影的。截至2024年11月1日,从杭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出入境人员突破400万人次。其中,外籍人员占比为14.1%,已超2019年同期95%,入境事由主要为旅游和商务,分别占比为38.9%、36%。

安徽黄山雪景。叶星辰 摄

安徽也正在把黄山旅游品牌打响世界。作为中国现代旅游业的开启之地,黄山一直是旅游业的金名片,在各个最受海外游客喜爱的国内景点排行榜中,黄山一直都能名列前茅。

2024年1—11月,黄山市接待入境游客达到了17.32万人次、同比增长172.4%;1-10月,接待入境旅游团队2635个39324人,涵盖61个国家和地区。

如今,黄山正在打造“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推动传统观光旅游向现代休闲度假康养旅游升级。

安徽省大黄山办执行副主任张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除了通过千个直播点、百个营销账号全方位立体式宣传推介大黄山外,安徽还先后在英国、德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新加坡、尼泊尔等国家进行组织推介,大黄山旅游文化宣传视频还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ABC大屏全天候滚动播放。

2025年的入境游将成为国内文旅产业增长的一个新支点,长三角各地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去挣得这份巨额的流量。

杨勇提到,境外游客来到中国之后,如何“想走就走”其实也是面临着一些困境的,比如说移动支付,以及语言上的一些障碍,如何将这部分的服务做好,那这座城市就能在“引流”中占得先机,成为游客们率先选择的“下一站”。

来源:潮新闻

品牌
第一测试
直播宁波 航拍宁波
宁聚 心理健康
广电
直播 点播
动态 主持
集团 广告
新闻
宁波 国内
V观 图片
时评 专题

浙ICP备12005551号-3 网上视听传播许可证 1103013

公安机关备案号 3302030200073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8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浙)字第0136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自律公约》 《网络信息服务信用承诺书》

版权所有 宁波宁聚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2002-2025 nbtv.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