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到安吉调研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20年来,浙江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真抓实干、久久为功,探索出了一条生态修复利用、产业转型升级、乡村绿色富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共赢,开辟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境界。潮新闻与全省11市的县级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两山”理念提出20年大型融媒体新闻行动,走田塍、看治水、进深山、访农户,采访基层百姓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的生动故事,聆听他们点绿成金的获得感、成就感、幸福感。
金华市武义县履坦镇坛头村地处武义江和白鹭溪交界处,因地势低洼,水流集聚于此,形如漏斗,人称“坛头斗”,塑造了大片天然湿地。然而在过去,源源不断的工业污水,加上村里的采砂场,河道淤塞严重,各种污染物堆积在此。在坛头村党支部书记林卫良的记忆里,“鸟和鱼都看不见了,连螺蛳也摸不到了”。
从2014年起,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坛头村付出了极大的努力整治臭河滩和破房子,那曾被掩埋的600亩天然湿地重新舒展筋骨,碧水映出青山与白鹭的倩影。
2018年,看到村里环境越来越漂亮,朱苏妃与丈夫邵阳武回村开了农家乐,生意兴旺,每年流水100多万元。“店里的服务员、厨师都是村里的乡亲,还能帮村里解决一部分就业。”回老家开农家乐,还能养养鸡鸭鱼,朱苏妃感到很开心。
企业家徐成斌与坛头“一眼定终身”,他租下村里的八幢搁置老屋,以“民宿+文创”形式精心打造了田庐文创园。
自然之美还引燃了精神的焰火,诗人、画家、民间文艺家纷纷驻村潜心创作。诗人雪鹰在此创办中国当代诗人档案资料陈列馆,全国诗心向此汇聚,“湿地坛头”悄然化作“诗地坛头”;婺州窑传承人陈金生点燃窑火,誓让千年古艺在“窑界山”重生;画家朱志强笔下的乡愁在古村墙上徐徐铺展……
至此,古村的脉搏重新强劲跳动:村集体收入从2014年的27万元跃升至2024年的192.6万元。
今日坛头,青山白鹭与诗画烟火共舞,古村新韵与艺术灵感碰撞,它用活生生的肌理证明:当人类珍重地捧起绿水青山,大地终将以物质与精神的双重丰饶,报以最深沉的金山银山。
(潮新闻联合武义县融媒体中心制作)
记者:屠晨昕 任征斌
武义县融媒体中心:胡清波 朱文灏 任广明 林凯 潘鑫燕 陈港凯
视频剪辑:钟融融
视频包装:钟融融 潘培
来源:潮新闻
浙ICP备12005551号-3 网上视听传播许可证 1103013
公安机关备案号 3302030200073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8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浙)字第01362号
版权所有 宁波宁聚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2002-2025 nbtv.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