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广电网首页

钱江观潮丨松阳“三乡人”推动乡村共治共富 新乡人归乡人,来了就是一家人

2025-08-25 12:21:48 陈雯雯 责编:朱宁发布:陈雯雯 责编:朱宁

孙培(右二)与艺术家共同为村民的桃子代言。 受访者供图

云散雨初晴,蝉噪林逾静。车行山道,越过一道岭,松阳县三都乡松庄村便跃然眼前。这个隐匿在重峦叠嶂中的古村落,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

盛夏时节,村里游人如织,全国各地的车辆带来了操着不同方言的游客。村口的大树下,购物的、歇脚的、闲聊的、拍照的,热闹不已,宛如一个小集市。

“几年前,村里可不是这样。”村党总支书记叶根忠感慨,作为鲜为人知的偏远山村,村民大多外出打工,不少老屋空置,村庄逐渐破落。

转机出现在2016年。彼时的松阳县,“拯救老屋”行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松庄村借机系统修缮了村里的古民居、古桥和古道,古村落的原始风貌和历史肌理得以保留延续。

昔日村景重现,不仅改善了村民的生活,也让古村焕发出新的时代光芒。上海人孙培便寻着这道“光”来了。

2017年1月,因为看见朋友圈里的一道夯土墙,在上海从事品牌运营工作的孙培来到了松庄,随即便被这个世外桃源般的古村吸引住了。“来了就不想走了。”不久后,她再次回到松庄村,和几位好友一起租下了18幢民房,开启了自己“新松阳人”的生活。

松庄盛产桃子,刚到松庄村的前5年,帮村民卖桃子是孙培每年必做的事。她不仅为村里的桃子设计了独具特色的形象IP和精美包装,还利用自身资源和互联网帮助村民卖桃子。每年,孙培和朋友们都要帮村里销售一万多斤桃子。

因为热心帮助村民卖桃子,“新乡人”孙培和村民们逐渐熟悉。遇见孙培,不善言辞的老人们往往会塞几个刚摘下的桃子、递一把刚采摘的蔬菜,表示善意和热情。

就是这些琐碎的日常,让孙培萌生了想法,何不让老人用他们最熟悉的瓜果蔬菜来表达艺术?

山野共创迎新春·松庄村“村口的涂鸦”村民艺术共创2024年分红大会。三都乡人民政府供图

2021年7月,她说服村里的留守老人们一起玩起了艺术,发起了《村口的涂鸦》村民绘画活动。爷爷奶奶们拿起颜料、瓜果蔬菜,用手掌脚掌拓印,这样的作品虽然粗粝但极具生活气息。

这些拓画又衍生成文创产品,每卖出一件,村民就可以得到分红。如今,《村口的涂鸦》活动已经举办了3期,留守老人们从一开始的“做不来呦”到后来的“真好玩歪”,在艺术创作中找到了生活的新鲜感。

2022年,孙培的“桃野”民宿落成。为了让民宿与村庄深度融合,民宿员工优先聘用本地村民,食材尽量从村民那里采购,体验项目也邀请村民带队。

除了开办民宿之外,孙培和她的团队还开发利用基地老屋。自此村里第一次有了接待客人的客房,有了咖啡厅、餐厅、书吧、会议室、SPA等。

渐渐地,松庄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村”。节假日里,三都乡的民宿更是一房难求。松庄村游客数量从2017年之前的零星千人增长至今的年均20余万人。

提着游客的行李箱,沿着潺潺的溪水前行,再穿过村中的石板桥,叶海波便带着游客来到了自家民宿“立夏与海”。今天又是客满的一天。

2025年7月,松庄村山谷赶集第二趟“桃桃满天下”丰收盛宴活动现场。三都乡人民政府供图

1994年出生的叶海波,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外地工作。那时候,作为摄影师的他,心里想的都是诗和远方。看到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他心底那一缕思乡之情开始萌动。

“看过了世界,我要回来。”2023年,他毅然回到家乡,利用自家溪边的老屋办起了民宿。

民宿如何运营?乡村该如何持续保持吸引力?这是“归乡人”叶海波和“新乡人”孙培经常商讨的话题。同为松庄人的他们,都在为这个古老的村庄贡献着自己的智慧。

这样生动的实践被提炼、总结。2022年,三都乡以修订村民自治章程为契机,成立“三乡人”(原乡人、新乡人、归乡人)共治共富委员会,共议乡村建设、产业发展等事项,为村庄治理出金点子。

今年4月,村里的织美术馆正式向公众开放,首展《未织之境》展出了国内外艺术家与当地村民共创的艺术作品,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

不为外人所知的是,织美术馆落地并非一帆风顺。听说村里要建一座有现代艺术气息的美术馆,村民们的看法各不相同:“老屋中间摆这么一个玩意儿,多别扭。”“举办展览有人看吗?”

为了打消村民疑虑,三都乡政府依托“三乡人”共富协商机制,多次组织村民和业主代表议事讨论,一方面详细介绍美术馆设计理念和建设规划,另一方面挨家挨户讲解。正是这样融合、包容的艺术改造理念,打动了当初有顾虑的村民。如今,织美术馆成了众多游客的必打卡点。

近年来,先后有9位客商入驻松庄村成为“新乡人”,还有22名“归乡人”返乡创业。2024年,村文旅收入突破500万元,村集体收入达103.8万元。

不止松庄村一隅,在松古平原上,这样饱含交融、碰撞的故事随处可见——

2025年五一节假日期间,四都乡陈家铺古村落迎来客流高峰,游客摩肩接踵,热闹景象尽显人气之旺,村口处游客有序排队换乘的画面更是成为一道独特风景。四都乡人民政府供图

“新乡人”杨洋在叶村乡打造玖层美术馆,吸引了全国各地艺术家的510件作品参展,累计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归乡人”叶丽琴,将四都乡平田村28幢老屋改造为“云上平田”民宿集群,年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四都乡陈家铺村,1亿多元的工商资本注入古村,带动返乡青年和村民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村民人均年增收2万余元……

融合“新乡人”资源,汇集“原乡人”智慧,凝聚“归乡人”力量。如今,松阳全县60%以上村庄植入民宿、文创、康养等新型业态,撬动工商资本超10亿元。

记者:黄彦 见习记者:韩婕 通讯员:王雯静

来源:潮新闻

品牌
第一测试
直播宁波 航拍宁波
宁聚 心理健康
广电
直播 点播
动态 主持
集团 广告
新闻
宁波 国内
V观 图片
时评 专题

浙ICP备12005551号-3 网上视听传播许可证 1103013

公安机关备案号 3302030200073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8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浙)字第0136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自律公约》 《网络信息服务信用承诺书》

版权所有 宁波宁聚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2002-2025 nbtv.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