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广电网首页

涌金楼丨近3/4的浙商二代愿意接班

2025-08-28 13:07:14 陈雯雯 责编:王霄轩发布:陈雯雯 责编:王霄轩

近年来,浙江民营企业的传承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于是,我和我的专家朋友、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潘毅刚也聊了起来,不聊不知道,原来他还“藏着”一个身份:浙商研究中心秘书长。

成立于2023年6月的浙商研究中心,长期关注浙江民营企业的发展,首个研究课题就聚焦在“浙商代际传承”这一事关民营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大事。

潘毅刚。本人供图

以下为潘毅刚的观点分享:

当前浙江民企代际传承已进入关键窗口期,平稳接班是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

先与大家分享一组调研的相关情况:

就在最近浙商研究中心组织的一次民营企业调研中,数据显示,浙江百强民企创始人平均年龄约64岁,近8成的创始人晚辈已在企业内部任职中、高管。

而在457位老一辈企业家中,60岁以上未完成交班的占60%,70岁以上仍未交班的还有37.5%,代际传承问题十分紧迫。

浙商研究中心制图

令人欣喜的是,559名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的问卷调查中,近3/4的年轻一代具有接班意愿,接班意愿明显高于以往。

也就是说,浙江已经进入代际传承的高峰期。实现平稳接班变得尤为迫切。

其一,新生代对家族和企业的情感是传承的“第一颗种子”,对传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生代对老一辈产业的认同,决定了对这份产业的懂得和珍惜。

往往,新生代是否接班的选择,关乎使命与责任,更出于深深的热爱。

老板电器“二代”任富佳曾说,“我不一样,我从生下来就只有一个选择。我是在爸爸的工厂里长大的,那里的每个人都是亲人。我知道他们有活干的时候会大笑,东西没做好会拼命抽烟。很多人不知道父辈是怎么创业的,但我从小就和他们在一起,寒暑假、周末都在厂里……所以尽管世界再大,我知道自己一定会回来。”

老板电器任富佳。浙商研究中心供图

其二,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风的好坏对企业的未来尤为重要, 直接关系到下一代能否成为优秀的接班人。

如爱仕达创始人的女儿陈灵巧就说,“我们不算含着金汤匙出生,也是跟着父辈一步一步苦过来的,还是要靠自己努力奋斗。”她用“严苛”形容自家的家风,“父母虽然很忙,但对我们的文化学习、思想教育、行为教育都很严厉,哥哥和我都要烧饭、洗衣服。”

其三,传承交接需要相对长的一段时间,必须对传承的复杂性有充分估计,从而作出合理安排。

上述调研显示,老一辈对传承时长的普遍预期为5-10年。47.1%的老一辈认为从接班人担任企业中层管理者开始,需要5-10年才可以全面继承。企业规模越大,所需要的传承周期则越长。

浙商研究中心制图

如宁波的方太集团制订并实施“带三年、帮三年、看三年”的九年传承计划,现任董事长茅忠群1996年进入企业先接手研发,1999年承接营销权,2002年起掌控管理权,2005年全面负责、父亲茅理翔退出。

茅理翔认为,在交接班中,一代要做到大胆交、坚决交、彻底交;而二代则要主动接、大胆接、积极接。方太通过带三年、帮三年、看三年的九年时间完成交接班。茅忠群越来越成熟,已经从一个接班人成长为一个企业家了。

“传承是什么?传承不是继承,传承是再创业。”茅氏父子总结了方太传承的“三三制”原则,并得到了很多企业家和二代的认同。

茅理翔、茅忠群父子。浙商研究中心供图

“做好小事,方成大事。”调研显示,更多的两代浙商倾向于从最基层做起。

浙商研究中心制图

如桐乡的桐昆集团,创始人陈士良的女儿陈蕾2010年毕业归国,加入企业,从基层做起,在成品仓库、五金仓库、开票室等多岗位历练,10余年后独当一面。

陈士良、陈蕾父女交接。浙商研究中心供图

“海归”任富佳同样没有马上进入老板电器管理层,而是一头扎进公司基层,市场部、研发中心等部门他都待过,用七八年的时间从普通科员成长为总经理。

企业基业常青,是提升中国企业竞争力、保持国民经济稳定的关键。

中国大企业数量较少、经过长经济周期考验的企业数量较少。目前, 中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为3.7年,中小型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大型企业的平均寿命也只有7-9年。

与此相对,世界范围内中小企业平均寿命约7年,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 的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为8.2年,日本则达到了12.5年以上;大型企业相对更长,世界500强企业的平均寿命约40-42年。

由此观之,民营企业传承的本质,不仅仅是财富的传承,更是发展事业和企业家精神在代际间的延续。它不是简单的权杖交接,而是将个人理想融入中国式现代化浪潮的使命传递。它是家事也是国事。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要高度重视企业接班人培养,有针对性地加以塑造和锤炼,让企业后继有人、持续健康发展。”

相应的,中国的政策环境也正为这场“接力”铺就赛道。2025年施行的《民营经济促进法》首次将“两个毫不动摇”“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精神”等写入法律,并明确了“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政策”,充分表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是党和国家一以贯之并将长期坚持的大政方针。

当老一辈以“报国志”铺路,新生代以“创新力”突围,当政府以法治护航、社会以协同助力,这场基业常青的接力赛,必将跑出经济发展的加速度,跑出民族复兴的强动能。

记者:夏丹

来源:潮新闻

品牌
第一测试
直播宁波 航拍宁波
宁聚 心理健康
广电
直播 点播
动态 主持
集团 广告
新闻
宁波 国内
V观 图片
时评 专题

浙ICP备12005551号-3 网上视听传播许可证 1103013

公安机关备案号 3302030200073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8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浙)字第0136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自律公约》 《网络信息服务信用承诺书》

版权所有 宁波宁聚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2002-2025 nbtv.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