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富先行一年间)象山:盘活闲置农房 推动乡村共富
象山县是渔业大县,2020年列入新一轮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县和全省首批新时代乡村集成改革试点县,两年来,当地全面深化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通过实施“闲置宅基地+”,“闲置山坡地+”等行动,累计盘活利用农村宅基地(农房)7.3万平方米,引进开发乡村旅游、健康养老等产业项目112个、总投资超20亿元,让乡村闲置资产成为共富发展的重要资源。
濒临象山港的高泥村,是浙江省的网箱养殖第一村,全村60%以上的村民从事网箱养殖,其中黄鱼、鲈鱼养殖产业年产值超1.4亿元。
象山县高泥村养殖户陈来奉:“像我这样的已经养了二十多年了,现在养殖规模有八十个网箱,一年的收入大概是四五十万,这几年生活也是越来越好了。”
借助黄鱼养殖的名气,村里每年举办的“黄鱼宴”打响了乡村旅游的品牌,加上地处“斑斓西沪”海岸线的核心区,乡村游逐渐火爆起来。
眼看村民的钱包越来越鼓,村里的发展空间却日趋紧张。早在前几年,村里通过“一户多宅”清理,腾出空间建起了村居家养老服务站,解决了村里十多名老人的养老问题。在提升黄鱼产业链和发展乡村旅游上,高泥村再次想到了村里的闲置资源。去年高泥村流转闲置用地,与宁波大学海洋学院合作,建起了黄鱼加工厂,初步估计每年可为村里增加200万元集体收入。
象山县黄避岙乡高泥村党支部书记朱中华:“去年试生产了七千条,现在正在申报商标QS食品生产许可证,初步预计年产五十万条,预计我们产值达到一千五百万。”
作为全省未来乡村的试点,高泥村还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用作牛棚、水泵房的闲置农房盘活,建起了集文创展览、农特产品展示、乡村旅游打卡等于一体的黄鱼馆。
目前,象山县已形成“闲置农房+民宿经济”、“闲置宅基地+现代农业”、“古宅回收+团队运营”等多种农村创富发展模式,引进开发乡村旅游、文化创意、健康养老等产业项目112个、总投资超20亿元
象山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胡巍巍:“应该说通过这些调整和变化,也进一步拓宽了我们集体增收的路径,进一步增加了我们农民增收的一个方法。”
记者:屠佳祺 楼璐 朱磊 石保青 贺梓钊
来源:宁波新闻
浙ICP备12005551号-3 网上视听传播许可证 1103013
公安机关备案号 3302030200073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8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浙)字第01362号
版权所有 宁波宁聚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2002-2025 nbtv.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