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路上”话共富)陈亚萍:为精神障碍患者点亮归途
在宁波民康医院里,医院被叫作“社区”,700多名病人被叫作“休养员”,他们可以在这捏泥塑、做香包,每月还能领取工资。这种医院和社区融合的模拟社会场景康复模式,提出者正是医院党总支书记、院长陈亚萍。
宁波民康医院党总支书记、院长陈亚萍:“当时来的时候,社会对精神病人,对精神病院的认知程度是非常低的,而且从精神病院的整个基础设施来讲,确实也是比较落后,所以那个时候我们分来的很多同学就离开了。”
看过了其中的心酸,陈亚萍默默下定决心:一定要帮助病人回归社会,同时让医务人员找回职业的获得感。社区化办院的念头,就这样在陈亚萍的心里产生。经过多年实践,如今的“民康社区”里开设了泥塑天地、缝纫坊等多个模拟就业单位,病人经过专业评估后,可以以“休养员”的身份在这些单位“就业”。
宁波民康医院病人:“我手工干活,绣花还有做香袋,(每个月能赚)300元。”
宁波民康医院康复科科长应洁琼:“虽然说这笔钱不是很多,主要是让他们在我们这边得到一个康复,另外的话让他们在回归社会的时候,也可以更好地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其实也是跟社会之间搭建了这样一座桥梁,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回归社会。”
在模拟社会场景康复模式下,一批批精神障碍患者找回自我、回归社区。2017年,民康医院在宁波博物馆举办了一场论坛,集中展出了100幅“休养员”的绘画作品,引发了大众关注。为精神障碍患者点亮归途,助推实现共同富裕,陈亚萍说未来的路还很长。
宁波民康医院党总支书记、院长陈亚萍:“共同富裕当中对我们公立医院有要求,要给老百姓提供好的医疗资源好的医疗服务,进一步做精做强精神障碍者的康复,支持社区跟残疾人相关的组织,让精神障碍者创新创业。”
记者:唐慧晔 田谊
来源:宁波新闻
浙ICP备12005551号-3 网上视听传播许可证 1103013
公安机关备案号 3302030200073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8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浙)字第01362号
版权所有 宁波宁聚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2002-2025 nbtv.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