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礼仪带动大文明)“公筷公勺” 从入规入法到蔚然成风
上月底,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批准了《宁波市公筷使用规定》。全文一共9条不过700字,围绕公筷的定义、消费者和餐饮服务提供者的权责义务展开,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并明确了相应的罚则模式。在宁波,随着全国首部公筷立法的通过,公筷公勺的使用,成了每个人都要面对的必答题。
临近中午时分,宁波各家餐饮店开始忙碌起来。记者走进天一广场的一家泰式餐厅,进门就看到墙上贴着倡导文明用餐的公益广告,桌上显眼位置则摆放了不同标识的公筷、公勺。2020年以来,宁波大力在星级宾馆酒店、大中型餐饮店等场所推进公筷使用,倡导习惯围坐合餐的国人改变旧习俗、养成新习惯。据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统计,“公筷使用”的立法过程吸引了31万人参与,面向社会公众发放1万份纸质调查问卷,回收率为97%,其中有86.93%的受调查者认为非常有必要制定。
《宁波市公筷使用规定》明确:在餐饮服务场所,两人以上合餐时,应当使用公筷;公筷应当具备明显标识,餐饮服务提供者配备的公用筷子在颜色上区别于其他筷子,并标注“公筷”字样等;餐饮服务提供者未按规定配备公筷的,由商务、文广旅游等行业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并将相关情况纳入餐饮服务行业监管信息。
从入规入法到蔚然成风,“小餐桌”折射的是“大文明”。去年年底,浙江省2021年度推广使用“公筷公勺”专项测评情况出炉,宁波连续第三次位列第一。
记者:屠佳祺 田谊
来源:宁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