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广电网首页

九旬老人转危为安 医生提醒:这类病救治要抢抓“黄金6小时”

2023-06-25 12:01:21 汪贤玲发布:汪贤玲

“幸亏你们给我做手术!真是想也想不到,我90岁了,中风以后还可以跟以前一样!”6月24日上午,在北仑区人民医院(浙大一院北仑分院)神经内科住院的乐大爷(化名),在家属的陪伴下,自行走到护士站,把一面锦旗送到了神经内科医护的手上。

半个月前的一个夜晚,乐大爷突然出现言语含糊、左侧肢体无力,由120送至北仑区人民医院(浙大一院北仑分院)急诊救治。早在“北仑区卒中急救群”接到消息的神经内科谢增华副主任医师迅速到达抢救室,查看老人的情况后,考虑乐大爷是颅内大血管闭塞,出现脑梗死即常说的“中风”,发病时间在6个小时内,具备急诊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指征。

可是乐大爷已经是90岁的高龄,且合并新冠感染、心房颤动等疾病,心肺功能差,手术风险极大,是否能耐受手术?术后又能恢复到什么水平?家属对手术犹豫不决,但是如果不尽早进行取栓手术,乐大爷的病情肯定会越来越重,甚至危及生命。

谢增华医生和家属反复沟通,详细地讲解手术的利弊,最终家属选择介入手术治疗。

仅仅20分钟,在神经内科主任方兴的带领下,谢增华、肖渊医生团队通过颅内动脉取栓手术,成功将堵在乐大爷右侧大脑中动脉的血栓取出,顺利实现血管再通。术后第二天,乐大爷即拔除气管插管,从ICU转入普通病房。经过2周后续的精心治疗,乐大爷的身体逐步恢复,如今已经可以行动自如,流利对答,基本恢复到发病前状态。

谢增华医生提醒,脑梗死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一旦发生每分钟大约有190万个脑细胞死亡,因此第一时间规范救治十分重要。居民如出现一侧肢体无力、言语不利等情况,应立即送至具有卒中救治资质的医院抢救,避免错失溶栓和取栓时间窗。过去,很多人因担心老年人无法耐受手术选择药物保守治疗而延误了抢救时机,他表示,随着取栓介入技术的发展,高龄已不再是手术的“禁区”。

记者:金璐琦 通讯员:杨文颖 胡靖婕

浙ICP备12005551号-3 网上视听传播许可证 1103013

公安机关备案号 3302030200073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8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浙)字第0136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自律公约》 《网络信息服务信用承诺书》

版权所有 宁波宁聚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2002-2025 nbtv.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