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记者在宁波“2070”工业集聚区规划建设暨“工业上楼”现场推进会上获悉,宁波将从全市层面推进“工业上楼”,力争到2027年,推进容积率2.5以上的市级“工业上楼”试点示范项目100个,新增容积率2.0以上高品质工业空间1000万平方米。
宁波“2070”工业集聚区规划建设暨“工业上楼”现场推进会现场。 王妍妍 摄
“工业上楼”是指在工业用地或工业占主导的混合用地上,建设容积率不低于2.0、楼层4层以上,且配置工业电梯和集研发、试验、生产一体的工业综合体。“工业上楼”始于新加坡、香港,后在佛山、深圳等珠三角地区得到广泛探索。
相比深圳、上海、杭州等地,宁波产业偏“实”偏“重”。对此,宁波根据自身产业结构情况,采取针对性地上楼,梳理和制定了产业清单,重点推动工业流程短、设备轻、附加值高的产业加速上楼。
“‘工业上楼’不仅能有效破解了土地资源紧缺、用地成本高等难题,而且盘活了存量工业用地,创新工业发展模式,培育新兴产业的重要抓手,让政府、企业、园区多方受益。”宁波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宁波各区(县、市)已初显试水的成效,让宁波版“工业上楼”有了样板和雏形。
例如,宁波(江北)传感谷柯力示范产业园内,物联网、人工智能、数智装备三栋工业楼宇,围绕传感器产业集聚了大批上下游关联企业,落户的493家企业集聚成传感器、模组、材料、智能装备、软件等八大垂直产业链,去年全年营收近20亿元。
金山智造园通过国资收购,经二次开发,按照“定制+标准厂房”模式打造产业空间;北坤智造园地上是13万平方米工业楼宇,积极招引绿色环保、新材料等链上企业进驻,地下还“藏”了一座每日可处理15万吨污水的再生水厂。
“‘工业上楼’应该是广义的,不仅可以向上要空间,也可以利用地下空间,推动制造业‘立体增长’,进一步提升经济密度,助力新型工业化。”宁波市委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工业用地紧缺对地方经济发展制约大,面对新增工业用地不足等情况,宁波将从存量入手,通过二次开发利用,因地制宜推进“工业上楼”,推动制造业“立体增长”,进一步提升经济密度,助力新型工业化发展。
金山智造园 王妍妍 摄
下步,宁波将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推进、上楼促产、集聚强链”的原则,以“链主”企业、专业园区平台运营商、原建设用地使用权人为主体,推动创新型产业用地类、小微载体类、混合用地类、生产制造类项目上楼,重点聚焦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智能传感等新兴未来产业,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高品质工业新空间。
来源:潮新闻
浙ICP备12005551号-3 网上视听传播许可证 1103013
公安机关备案号 3302030200073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8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浙)字第01362号
版权所有 宁波宁聚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2002-2025 nbtv.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