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副部长鄢东、浙江省副省长卢山、宁波市市长汤飞帆、商务部欧洲司司长余元堂介绍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及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近年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持续向好,不断取得新进展。商务部如何看待未来双方经贸合作的前景?
鄢东介绍,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顺应全球化发展大势,双方合作基本盘稳固、前景看好,未来双方合作面临三大重要机遇。
中国全面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合作提供新动力
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三中全会释放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明确信号,并提出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包括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动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有序扩大开放,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等。中国将坚定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坚定维护全球贸易秩序,和包括中东欧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携手合作、实现共赢。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平台丰富,为合作提供强保障
中国与全部中东欧国家均建立了双边经贸联委会机制,与多数国家还成立了贸易畅通和投资合作工作组,双方定期就贸易、投资等经贸政策和合作方向进行深入沟通,有助于提升经贸互信、挖掘合作潜力。此外,双方还建立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投资促进机构联系机制、中国—中东欧国家电子商务合作对话机制等经贸平台,为双方开展多领域合作提供框架基础。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经贸互补性强,为合作提供新空间
中国具备完备产业体系和创新技术,中东欧国家在传统工业领域优势明显,绿色化、数字化转型需求较强,双方产业互补。中国正在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中东欧国家既有高端工业品,也有优质农食产品,双方货物贸易互补。中国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出境旅游需求旺盛,中东欧地区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双方服务贸易互补。互补性就是合作潜力,这反映出未来双方经贸合作空间十分广阔。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已举办到第四届。作为主办方之一,浙江与中东欧国家之间的交流合作情况如何?下一步如何持续推动同中东欧国家交流合作走深走实?
卢山答,近年来,浙江主动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大局,全方位参与中国—中东欧的合作机制,高水平建设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推动浙江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取得了较好成效,势头良好。
经贸合作稳步拓展
贸易方面,去年浙江与中东欧国家的贸易总额达到1827亿元,其中自中东欧国家进口达到197.5亿元,比2021年增长64%。今年一季度,实现进出口468.4亿元,同比增长15.7%,其中进口50.6亿元,同比增长13.5%。
投资方面,截至去年底,浙江累计对中东欧国家投资17.3亿美元,比如浙江的三花集团在波兰投资2家企业,分别生产汽车零部件和家电零部件,2024年实现销售收入达到1.5亿欧元,为当地提供700多个就业岗位。
交通互联更加顺畅
在陆上,去年中欧班列(义新欧)开通2619列,运送集装箱21.4万标箱,比2021年增长37%。今年一季度,开行771列,运送集装箱6.3万标箱,同比增长4%。
在海上,宁波舟山港与中东欧5个港口开通海运航线,去年集装箱运输量达到78.6万标箱。
在空中,宁波、杭州分别开通了到匈牙利布达佩斯的客、货运航线。中东欧已经成为浙江和欧洲商贸往来的战略通道和重要节点。
友好交流持续深化
浙江和中东欧国家建立了60对友城关系,去年有将近3万浙江人赴中东欧,有1.8万中东欧朋友来浙江旅游、访问。
浙江全省有42所高校与中东欧国家建立校际合作关系,特别是组建了“中国—中东欧国家职业院校产教联盟”,这成为全国职教领域首个纳入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框架的多边合作平台。
依托索非亚中国文化中心,多年来持续办好欢乐春节、龙舟文化节、武术文化节等多项活动,较好地增进中东欧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了解。
目前,浙江正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高能级开放强省。下一步,浙江将以更大力度推动和中东欧国家的交流合作。
将着力扩大中东欧国家商品的进口,特别是一些优质农产品的进口,帮助中东欧国家的商品进入中国大市场。
将持续扩大对中东欧的产业投资,进一步加强家电家居、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产业合作。
将全面扩大和中东欧的人文交流,充分发挥教育、科技、文化等平台的作用,更好地实现文明互鉴。
将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积极打造服务最优、成本最低、效率最高“三最”的开放环境,让浙江和中东欧国家的合作更加顺心、顺利、顺畅。
中国财经报记者:中东欧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在当前国际经贸形势下,商务部下一步如何推动与中东欧国家的经贸合作?
余元堂介绍,中国高度重视发展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关系。商务部愿与中东欧国家一道,拓展合作领域,深挖合作潜力,共同打造互利共赢的经贸合作格局。
加强政策沟通
商务部将利用好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多边框架机制,推动与中东欧国家的双边经贸联委会应开尽开,以此加强与中东欧国家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自中东欧国家进口、推动数字和绿色投资合作等方面的沟通和交流。将继续支持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合作,愿推动更多地方省市拓展与中东欧的经贸联系、搭建经贸促进平台,切实提升合作机制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扩大自中东欧国家进口
上个月,商务部在匈牙利举办两国贸易投资对接会,双方企业达成多项经贸合作成果。将继续组织经贸促进团赴中东欧地区举办贸易投资对接活动,欢迎更多中东欧国家企业来华参加进博会、消博会、中东欧博览会等重点展博会,并充分利用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提升中东欧产品在华知名度,拓展销售渠道。
深化投资合作
中国愿在巩固现有合作的基础上,与中东欧各国共同挖掘数字、绿色、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投资合作机遇,继续鼓励有实力、有意愿的企业按照市场化原则赴中东欧地区投资。同时,中国正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欢迎中东欧企业赴华投资兴业,共享中国大市场机遇。谢谢。
经济日报记者:据了解,本届博览会将由斯洛文尼亚和斯洛伐克共同担任主宾国,这两个主宾国在本届博览会分别有哪些特色展品展示或者特色安排?
汤飞帆说,斯洛文尼亚和斯洛伐克是中国在中东欧地区的重要合作伙伴,前期已经进行深入沟通和对接,共同策划主宾国参展方案和主宾国系列活动。
在展馆设计上力求特色
在国家馆设计上充分体现主宾国特色,比如斯洛文尼亚的绿色科技和文体产业比较发达,它的国家馆就以“绿色、创新、智能”为主线,设置绿色生态、美食品鉴、低空经济等5个特色区块,将展出清洁能源等生态场景以及电动滑翔机等新款产品。
斯洛伐克以创新经济、文化产业著称,它的国家馆设置了文化工艺、酒水美食和智慧出行等区块,将展出特色水晶、特色红酒等产品以及通用航空等相关项目。
在经贸对接上力求实效
根据主宾国参展参会机构需求,积极推动中方机构和企业参与主宾国活动。
产业联动方面将举办斯洛文尼亚港口合作对接、低空经济产业分享暨斯洛伐克通航项目推介等活动。
投资合作方面,斯洛文尼亚将展示数智化服务、智能制造类项目。
此外,还将积极组织双边商会经贸合作活动,促进与主宾国达成更多贸易订单和投资意向。
在人文交流上力求精彩
专题推介主宾国在教育、文化、旅游方面的资源,举行音乐专题表演、手工艺大师展示等活动,举办中国(宁波)斯洛伐克跨国人才实习合作对接以及相关学术交流,向大家推介布莱德湖、波斯托伊纳溶洞等知名景点,全景展示中东欧国家文化风情。
凤凰卫视记者:今年是中国和欧盟建交50周年,最近一段时间中欧在经贸领域密集互动。商务部怎么看待中欧经贸关系,当前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深化中欧经贸合作?
鄢东说,中欧互为重要经贸伙伴,今年1月,习近平主席同欧洲理事会科斯塔主席通电话,5月6日,习近平主席又刚刚同科斯塔主席、欧盟委员会冯德莱恩主席互致贺电。双方领导人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为双边经贸合作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蓝图、增强了动力。
2025年是中国与欧盟建立正式外交关系50周年。过去50年,中欧双边贸易投资快速发展,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
贸易方面,1975年建交之初,中欧货物贸易额只有24亿美元,2024年则达到7858亿美元,再加上1448亿美元的服务贸易,双边贸易总额已超过9300亿美元。中欧贸易从传统的服装、鞋帽、玩具拓展到机械设备、汽车、光伏产品等高端制造业。
双向投资方面,欧盟是中国重要的外资来源地和投资目的地。截至2024年底,欧盟企业累计在华实际投资1500多亿美元,中国累计对欧直接投资近1100亿美元。中欧投资合作已进入“双向快车道”,未来大有可为。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多重风险挑战叠加,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严重冲击国际规则和秩序,中欧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战略意义和世界影响更加凸显。中方愿同欧方一道,落实好双方领导人重要共识,推动双边贸易和投资提质增效,通过对话协商妥处经贸分歧,保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拓展绿色、数字等领域合作,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世贸组织改革等多边议题协调,为中欧关系注入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为全球经济复苏贡献力量。
新黄河客户端记者:作为全国首个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宁波未来将在哪些方面重点发力,进一步发挥好示范区的引领作用?
汤飞帆说,宁波将持续锚定“三个首选之地”目标,推动博览会与示范区互促共进,持续提升示范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持续做实双边贸易首选之地
深入用好中东欧特色商品常年馆、中东欧国际产业合作园等经贸合作载体,积极发挥中东欧食品先行先试口岸、中国—中东欧国家海关信息中心、动植物卫生和食品安全联络咨询点等平台载体作用,在源头采购、进口类别上不断深化与扩大,创新便利举措,扩大双边贸易。
持续做实双向投资首选之地
借力示范区优势,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推动更多高端装备和高新技术项目签约落地,支持有实力本土企业拓展中东欧销售网络和生产基地,进一步强化与中东欧国家产业链供应链的协同效应。
持续做实人文交流首选之地
目前,宁波市已设立9个中东欧境外联络处,宁波直飞匈牙利布达佩斯的国际航班已经稳定运行2年,累计运输旅客超过2.7万人次。
宁波将以友城交流为纽带,深化拓展与中东欧国家在教育、科技、旅游、文化、体育等领域的交流合作。特别是要借助博览会的契机,积极争取更多机制性平台落户宁波,从而拓展示范合作区建设的内涵与成果。
浙江日报潮新闻记者: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博览会的主题是“向新 向实 向未来”,在展会活动安排上如何充分体现这一主题?
卢山介绍,本届博览会的主题是在商务部指导下共同确定的“向新 向实 向未来”,就是希望能够借助本届博览会推动中国—中东欧的合作要向新而行、向实发力、向未来奋进。
“向新”:展示新产品新科技新创意,给予观众别具一格的新奇体验
本届博览会将举办9场中东欧品牌首发首秀,像斯洛文尼亚的家电品牌古洛尼,是欧洲4大家电集团之一,将会为大家展示一款和大众公司联名的复古冰箱,试图把艺术的美学和功能的实用性结合在一起,努力打造“艺术厨房”概念,满足中国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本届博览会还将首次举办数智中东欧专题展,展出很多中东欧国家最新科技成果。比如匈牙利的VR PARK公司将带来一款VR眼镜,让大家身临其境感受到欧洲城堡、街道以及经典的欧洲童话故事,通过沉浸式体验童话小镇的奇妙之旅。
“向实”:坚持务实导向,确保博览会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努力达成百亿元以上中东欧商品进口意向成交额。同时,通过线上和线下渠道预计将发放150万元的专属消费券,办好“嗨购中东欧”、直播探馆等与消费者互动活动,让每位消费者实实在在得到实惠。
在本届博览会上还将发布浙江省海外综合服务平台1.0版本,精准指导更多的浙江企业有序“走出去”到中东欧投资,实现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赢。
“向未来”:放眼未来、放大格局,共同发掘更大的合作潜力、开辟更广阔的合作空间
浙江将在商务部等国家部委的指导和帮助下,落实常态化的交流合作机制,进一步扩大“朋友圈”、唱好“协奏曲”。
比如,进一步服务好第七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海关检验检疫合作对话会,通过健全海关检验检疫信息共享和联络机制,逐步增加农食产品准入品类,通过承办好中国—中东欧国家联合商会第九次会议,为各方工商界朋友搭建交流投资信息、创新成果的互动平台。
封面新闻记者:本届博览会,包括中东欧展区和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的出口消费品展区两个展区,能否介绍一下出口消费品展区的相关情况?
汤飞帆回答,出口消费品展区是整个博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往届相比,今年有三个比较显著的特点。
展会规模创下新高
具体体现在三点上:
展区总面积和展位数创新高。出口消费品展区6万平方米、展位2000个,分别比上届增加20%、33%。
参展企业数量创新高。来自近20个省(区、市)的1000余家企业参展,比上届增加18%。
采购商数创新高。有来自全球72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名境外专业采购商参加,较上届增加10%。
展出产品更显科技
本届出口消费品展区将设置消费精品、智能用品、家居尚品、绿色产品四个区块,更加突出新质生产力、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等主题,展出一批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新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
同时,展区还设置“外贸优品中华行”专区,展示智能家电等百余种优质外贸产品,帮助外贸企业拓展国内市场。
对接合作精准务实
将重点举办“赋能出口、链接全球”系列贸易促进活动,包括由境外采购商代表举办的采购对接会、专业机构举办的贸易业务分享会等,通过一系列“小而精”“小而准”的活动,进一步提升采购对接精准度和有效性。
来源:浙江发布
浙ICP备12005551号-3 网上视听传播许可证 1103013
公安机关备案号 3302030200073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8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浙)字第01362号
版权所有 宁波宁聚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2002-2025 nbtv.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