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端午假期,龙舟再次成为关注焦点。赛龙舟、龙船饭,龙舟文创、龙舟研学……“龙舟+多元业态”越发成为公众端午出行、假日消费的主流。

与此同时,“龙舟经济”也正成为宁波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引擎,从特色文创到研学体验,宁波凭借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推动龙舟经济从文化符号变身产业新赛道。对此,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和报纸摘要》、《全国新闻联播》、《新闻纵横》、《新闻晚高峰》、《新闻进行时》、央视新闻客户端等多个栏目和平台重点聚焦宁波龙舟经济。

最近几天,浙江省首届农民龙舟邀请赛在浙江宁波鄞州区云龙镇开赛,12支龙舟队伍劈波斩浪,在鼓点与呐喊声中奋勇争先。观赛人群中,浙江省乡村振兴促进中心经济师余涤非,不停地向嘉宾细致讲解每支队伍的竞技特色。作为省级文化特派员,他说,希望通过举办赛事为乡村引入优质文化资源,将赛事流量转化为发展增量。
余涤非:通过龙舟品牌的打造,做龙舟文化IP体验路线,吸引优秀团队来村里投资,可以做一些水上的复古体验,像古代一样沉浸式的体验,或者一些水上活动或者餐饮。

如今的云龙镇内,不但有云龙赛艇基地、云龙镇龙舟陈列馆,在云龙村文化礼堂内,还有一家专门打造龙舟文化相关文创及特色产品的“竞渡生活馆”。店铺主理人胡曼曼介绍,今年的端午节恰逢儿童节,这让她萌生了打造亲子主题龙舟研学课程的想法。
胡曼曼:我们的龙舟基地就在边上,我们想去做一个研学课程开发,利用小剧场模式,体现云龙镇的龙舟知识,传播给孩子。

以龙舟为核心,不管是龙舟文创、龙舟制作、龙舟研学,还是与演艺、商贸、餐饮深度融合,端午前后,各地均在探索如何借“龙舟经济”之势,激发公众消费活力。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传媒与法学院教授何镇飚认为,在这一过程中,各地要注重让“龙舟经济”与本地特色文化元素深度融合,让多元文化元素“借舟远航”。
何镇飚:可以有更明显地方文化的表演,把更多非遗放到龙舟文化传播这个平台上来展现,包括和各种传统手工、饮食文化、音乐文化结合起来,做到多元化的文化呈现,共同形成龙舟文化的凝聚力,让更多年轻人走进、喜欢、传播龙舟文化。

今年3月,《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发布,提出:“扩大文体旅游消费。深化线上线下、商旅文体健多业态消费融合,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商务部在今年3月的扩消费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居民越来越注重消费的体验感,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成为提振消费、提高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抓手。”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郭丽岩认为,“龙舟+多元业态”火爆的背后,体现出公众对核心消费场景的青睐;随着各地政府及经营主体对“龙舟经济”的挖掘愈发深入,将进一步激发公众在端午节前后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和相关场景下的消费活力。
郭丽岩:创新消费新场景的关键是抓准载体,“龙舟经济”就是充分融合了传统与现代、文旅与体育、竞技与健康休闲元素,而且是被居民家庭熟知和认可的服务消费载体。以龙舟为核心,赛龙舟、龙舟餐饮、龙舟文创以及与龙舟相关的研学游,成为端午假日经济的热点。时值端午,龙舟赛事、龙舟基地等等,成为热搜的关键词,体现出居民家庭的服务消费意愿和潜力。因此要更关注产品与服务供给的品质与多样化,进一步挖掘端午文化元素,着力提升沉浸式消费新体验,从而促进文旅、体育、健康、休闲等多业态充分融合创新,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高生活品质,增强消费发展的后劲与动能。
浙ICP备12005551号-3 网上视听传播许可证 1103013
公安机关备案号 3302030200073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8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浙)字第01362号
版权所有 宁波宁聚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2002-2025 nbtv.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