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未便梧桐落
终是相将蟋蟀吟
今天13时52分
我们迎来立秋节气
立秋时节
“秋来了!”伴随太史官的高声奏报,殿前的梧桐树像是听到了召唤,两三片叶子应声而落。
秋天,不是太史官喊来的,可“一叶落知天下秋”的细腻,却在叶片坠地的扑簌中愈发澄明。
一句“秋来了”里,藏着古人对时序最温柔的敬畏。立秋,不是温度计上冰冷的刻度,而是天地间一场循序渐进的告别与新生。
夏天还在呢
气象学意义上的秋天总要来得迟一些。拿我们宁波来说,一般要等到10月初,才算真正入秋。
宁波发布特约摄影师 杨金龙/摄
立秋节气却在8月上旬就赶来赴约。此时的江南仍被暑气裹挟,午后的骄阳与盛夏时无异,可细细品味就会发现,清晨的露水已偷藏凉意,蝉鸣也从聒噪合唱渐变成稀疏独奏。
宁波发布特约摄影师 沈国峰/摄
这种冷暖交织的时刻,恰如人生中的某些转折点,旧的惯性尚未消散,新的轨迹已悄然铺开……
秋的脚步近了
古人对立秋的感知,藏在细腻的物候观察里。“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捕捉的是暑气渐消的瞬间;“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道尽秋夜初临时的清寂;“池水渐凉蝉唱稀,长空雁阵岭南飞”,吟唱的是迁徙的韵律;“梧桐满院绿荫连,引得新凉到枕边”是秋意的渗透……
宁波发布特约摄影师 胡龙召/摄
“一叶落知天下秋”,从不是凭空的仪式。梧桐对气温变化很敏感,当第一丝凉意掠过,便会率先落叶。这种“于细微处见大势”的智慧,教会我们:生命的转折不会如惊雷般爆发,而是叶尖坠地,在露水微凉的细碎里累积。
宁波发布特约摄影师 方亚琪/摄
立秋的“立”,仿佛一次含蓄温柔的提醒,就像雁阵掠过天际的弧线,夜露浸湿鞋面的微凉,仿佛都在提醒我们:那些醍醐灌顶的顿悟,那些悄然转向的轨迹,看似是偶然的瞬间,实则是无数个“一叶落”的量变转化为质变。
拥抱自然 热爱生命
在立秋的微凉与余热交织里,蕴藏着生命的智慧。“与君携手花间舞,夜露沾鞋又湿衣”,是明知花期将尽仍要拥抱的热烈;“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是感受万物更迭后的恬淡安然。
立秋以它特有的方式启示人们:对生命的热爱,是左手紧握盛夏未尽的温度,右手已准备好迎接秋风的私语——既要为即将到来的萧瑟备足底气,也要为眼前的繁华倾尽热忱。
宁波发布特约摄影师 鲁巍/摄
当第一片梧桐叶悠悠飘落,掠过檐角,它不仅是秋天的“请柬”,更是生命的隐喻:有生长就有凋零,有热烈就有沉静。
叶尖上的“道”,说到底,是让人们在时序流转中领悟,每一次告别都孕育着新的开始,每一个转变都包含着奋进的期待。
季节交替
岁月轮回
历经酷暑骄阳
静候一季丰收
制图:张金 文字:石承承 编辑:朱立奇
来源:宁波发布
浙ICP备12005551号-3 网上视听传播许可证 1103013
公安机关备案号 3302030200073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8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浙)字第01362号
版权所有 宁波宁聚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2002-2025 nbtv.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