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波栎社国际机场开设“我陪孩子读经典”小小书香园
“少年强则国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阔坐标上,东海之滨的宁波,正用一系列具象的数字,勾勒出新时代少年的成长图谱——
16条线路,一辆辆创新的“思政巴士”,载着少年追寻信仰之光,开往不同目的地;152个校园戏曲社团传来《梁祝》的越韵新声,唱出14朵耀眼的“小梅花”;4500多个阅读阵地如繁星般点缀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陪伴孩子诵读经典;179条“最美上学路”传递守护与文明的温度……
每一个精心设计的空间,每一条精准触达“最后一公里”的路径,都凝聚着这座城市对未来的深远考量与责任担当。
作为全国文明城市“七连冠”荣膺之城,宁波以全域化、浸润式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全城百万少年铺就一片成长的“厚土”,以炽热温度与磅礴力量,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少年,助力其奔赴民族复兴的壮阔星海。
“好少年”千姿百态
在刚刚落下帷幕的首届全国青少年田径运动会上,宁波小将们大放异彩。

“小飞人”陈妤颉在比赛中
17岁的严子怡刷新女子标枪亚洲少年最好成绩;16岁的“小飞人”陈妤颉在女子100米项目中,追平自己创下的亚洲少年最好成绩;16岁的吴淮楚,最后一枪用78.08米的数字震惊全场,将2025年U18男子标枪世界最佳成绩囊入怀中……
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如何培育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好少年”。宁波,这座充满智慧与活力的城市,给出了深刻的诠释:“每一份热爱都能得到悉心呵护,每一种天分都能被成全。”宁波以“新时代好少年”培育为抓手,通过文化基因解码少年成长密码,营造有助于培养少年“才气、朝气、灵气、底气”的成长环境。

“戏曲进校园”活动让越来越多小朋友爱上越剧
宁波实施“一生一技 一生一艺”体育艺术选项教学,全市733所中小学、79.92万名学生参与,实现“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比赛、年年有汇演”,2024年获全国中小学生艺术节优秀组织奖,带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在甬江大道1765号,全国首个青少年美育中心落地,集美育展演、研学体验和品牌孵化于一体。其首个展览“有画好好说”,由7名宁波少年的作品组成,绽放出青春的创意光芒。文化和旅游部与宁波市签署共建“青少年美育之都”合作协议,并将全国美育颁奖盛典永久落户宁波。
宁波市青少年视觉艺术创意大赛已举办15届,引导青少年用艺术视角捕捉城市发展;“童声里的中国”少年儿童歌咏活动集结全市优秀少年儿童合唱团,用纯真质朴的歌声歌颂祖国;去年,宁波创新打造“我陪孩子读经典”全民阅读品牌,开展各类阅读活动1.3万余场次……
这种多元文化的浸润,如春风化雨,孕育着宁波少年无限的可能:褚南钦在10岁时举办了昆虫展;李於言在11岁时就已经成为拥有近40万粉丝的科普视频博主;施则行13岁就出版了儿童科普读物《虫虫圆梦记》;虞景雯在12岁时举办书法个展……千姿百态的宁波少年,正蓬勃生长,光彩熠熠。
城市全力护新芽
在鄞州中海实验小学门口,车水马龙的闹市区与琅琅书声的校园之间,一条百米长蓝绿相间的风雨连廊,巧妙隔出一道“安全廊道”,成为孩子们专属的“最美上学路”。

华师大宁波艺术实验学校(明洲校区)门前的“最美上学路”
这条连廊,从宽度、绿植高度到地面色彩和平整度,每个细节都蕴含着对孩子们的贴心考量。护栏上鲜艳别致的铁艺海棠和玉兰、塑胶场地中央的“I LOVE NINGBO”字样,以及围栏下方的励志标语“每一个生命都拥有筑梦的力量”,都在传递着关爱。连廊下的班级等候区还贴心地为家长设置了座椅。
“以前接送孩子像打仗,得耳听六路眼观八方,现在可以坐下来,目送他进校门。”一名家长感慨。这样的变化,正是宁波这座人文之城倾心铸就的温暖印记。宁波将儿童友好理念深度融入城市肌理,从细微之处着手,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少年儿童成长守护体系。
以鄞州区为试点,宁波已成功打造了一批“最美上学路”。全市已累计建成179条,服务覆盖幼儿园、中小学逾20万名学生。这些道路获评“浙江省共同富裕精神富有最佳案例”,还成为全国城市精细化管理和儿童友好空间建设的示范项目。
守护成长的力量,更在于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每天下午放学,64岁的“共享奶奶”袁佩君便会穿上红马甲,早早等候在鄞州区东钱湖镇高钱幼儿园大门口,接上自己的外孙和邻居家的女儿萱萱,安全接到家,并准备好可口的晚饭。晚上7点多,萱萱妈妈下班后来接,一句句“谢谢”充满邻里温情。

“共享奶奶”巾帼志愿者
正因为有了这支“共享奶奶”巾帼志愿服务团队的守护,上下学路变得更安心、放心。6年来,团队累计护送600余名孩童,惠及1200余户家庭。
连续14年在暑期开展关爱“小候鸟”系列活动,让爱“不留守”、更温暖;深入推动医教协作,连续10年举行百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知识“四进”活动,相关经验在全国交流发言;全国首创“一站式”办案保护制度,倾力呵护“花蕾”健康成长;开展“净网”专项行动、推进“护苗行动”,精心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网”……这些举措彰显了宁波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决心与智慧。

宁波市关爱“小候鸟”系列活动中,孩子们跟着“大山雀”张海华夜探昆虫。
城市的细腻呵护和社会多元力量的参与,在润物无声中孕育出一代又一代有温度、有责任感的青少年。
城市与少年双向奔赴
8月19日晚,2025年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仪式在宁波举行。16岁的宁波少年盛徐荦作为今年的代表之一,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当代青少年的责任与担当,成为这座城市少年成长的一个闪耀缩影。
去年夏天,在篮球场上,一名男生突然倒地不起。危急时刻,盛徐荦没有丝毫犹豫,果断实施心肺复苏,为医生抢救赢得了宝贵时间。这一幕如同温暖而有力量的火种,迅速走红网络,“少年急救侠”的视频传播量超10亿次。
一时间,全国无数人看到了宁波少年的勇敢与担当,也让宁波这座城市再次闪耀光芒,成为众人眼中充满爱与希望的文明典范。

全国首个青少年美育中心
宁波是一座充满爱的城市,它15次上榜“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更是全国文明城市“七连冠”。爱心涌动、德礼双馨是这座城市文明和幸福的生动注脚。全市注册志愿者222万余人,注册志愿服务组织达1.7万余个,累计服务总时长9600多万小时。走在宁波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或是在社区帮助老人,或是在街头维护秩序,或是参与环保活动……这些场景,构成了一道道温暖的城市风景线。
这座城市的“言传身教”是少年们最好的“老师”。事后,盛徐荦将获得的5000元公益奖金捐赠给社区,用于购置自动体外除颤仪(AED)。“正能量需要传递,守护健康与救人同样重要。”少年的选择,折射出城市文明对少年价值观塑造的深刻影响。

“昆虫少年”褚南钦
少年的参与,正彰显着城市的气质。宁波青少年自然笔记大赛吸引100余所学校提交1500幅作品,掀起生态保护热潮,更推动全国大赛启动仪式落户宁波。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16)上,宁波作为中国代表分享生物多样性保护经验,其中不乏青少年的智慧。
在“奥运冠军之城”的荣光下,无数少年健儿在校园操场挥洒汗水,延续着城市的拼搏基因……
少年与城,相互托举:城市以文明土壤培育少年,少年以行动反哺城市。这场相互成就的旅程,正是宁波“幸福”与“文明”最真实的刻度。
本版图片由宁波市文明办提供

记者:陈醉 马涛
来源:潮新闻
浙ICP备12005551号-3 网上视听传播许可证 1103013
公安机关备案号 3302030200073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8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浙)字第01362号
版权所有 宁波宁聚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2002-2025 nbtv.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