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广电网首页

一场穿越500年的“对话”

2025-09-22 19:11:05 陈雯雯 责编:国丹丹发布:陈雯雯 责编:国丹丹


500年前,王阳明先生留下“心学”智慧;500年后,一场特别的发布会在他的故居举行。

9月22日,“文化向新力・今天我发布”阳明文化专场在余姚举行,三位发布人通过文创开发、书迹研究、教育实践,让更多人感受到阳明文化的魅力和时代价值。该活动由宁波市政府新闻办主办、余姚市委宣传部承办。

2013年,李福彬初到余姚时,“王阳明”对他而言只是一个文化符号。后来他偶然看到王阳明的生日(1472年10月31日),由此可以精确地计算出我们与王阳明相差多少年零几天的时候,感到这一历史人物瞬间具象化了,不再只是一个符号,而是一个真实的、有温度的人。“那一刻,我想走进王阳明的精神世界。”

从一件印有阳明文化的T恤开始,李福彬的团队开启了文创探索。文化衫推出后意外畅销,随后发起的“文化快闪”活动,一周内吸引了5000多名海内外余姚人参与,话题阅读量破百万。随后,团队与王阳明故居合作开设“阳明书坊”,推出潮玩公仔“阳明悟道”。这款融合心学哲思与现代审美的产品,三个月内走遍全国20多个省市,各种各样的“打卡照”刷屏各大平台。阳明公仔和阳明书法包则随着余姚籍演员王安宇登上《花儿与少年》节目,相关话题实现千万级曝光,阳明书法包更是卖到断货。

“让年轻人从潮玩中读懂先贤神韵”。如今,团队新出版的阳明生平漫画绘本即将面世,继续书写让圣人走进日常的故事。

计文渊20岁前因一幅墨迹法帖与阳明文化结缘,此后40年,他沿着阳明先生足迹寻访、整理、鉴定王阳明真迹、碑刻拓本120余件。2012年,他促成流落日本200多年的《思归轩赋》墨本书迹回归余姚。这份赋作勘正了《王阳明全集》中《思归轩赋》的多处谬误,为阳明学研究提供了珍贵的一手资料。

活动现场,计文渊展示了《思归轩赋》墨本书迹。他提到,今年5月王阳明书法手卷《王文成公诗翰》拍出1.09亿人民币,印证了其艺术与思想的双重价值。“阳明书法与心学一脉相承,笔触遒劲洒脱,结构新奇却沉稳,是‘格物致知’的载体。”

通过视频连线,他与中国文化大学前校长徐兴庆分享了对阳明书迹的热爱:“两岸共同的文化根脉,让我们在笔墨中相遇。”

面对学生学习和行为习惯难以养成的问题,专注幸福教育20多年的陈雪媛在阳明先生《传习录》中找到方向,用“一拉一推自我管理”法践行“致良知”思想,让教育走向“育心自觉”。

她和城南小学的老师们从实验班入手,教孩子践行“一拉一推自我管理”:上课走神时“拉”自己回课堂,想放弃作业时“推”自己完成,成功了用“幸福日志”记录、分享。学生小刘从坐不住听不好,一步步走向专注听课、完成作业,毕业时写道:“我今天推着自己写了作文,是一个真正的学习者了……”

自从践行“致良知”,校园发生明显变化:学生做操不再喧闹、学校环境开始干净,操场边的杨梅也能顺利红满枝头……“致良知”点亮孩子心灯,幸福教育正慢慢照进现实。

现场,葡萄牙里斯本中文学校的老师通过视频连线取经,阳明心学正漂洋过海,滋养更多孩子。


谢建龙表示:“三位发布人展现了阳明文化的立体传承——李福彬的创意让阳明文化接地气,计文渊的坚守赋予学术深度,陈雪媛的实践证明阳明文化仍有强大的生命力。”

从潮玩到墨宝,从课堂到海外,这场发布会正是阳明文化“知行合一”的当代实践,让我们看到500岁的阳明文化,正以青春的姿态走向未来。

来源:宁波市政府新闻办、余姚市委宣传部、宁波发布

浙ICP备12005551号-3 网上视听传播许可证 1103013

公安机关备案号 3302030200073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8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浙)字第0136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自律公约》 《网络信息服务信用承诺书》

版权所有 宁波宁聚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2002-2025 nbtv.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