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2025阳明心学大会”在宁波余姚启幕,全球800余名阳明心学专家学者、全国阳明史迹保护研究联盟成员单位代表等,齐聚一堂,共赴文化盛宴。
10月30日、31日,《浙江日报》专版和头版分别刊发报道《深挖阳明文化当代价值 宁波以“知行合一”解码文化强市之道》和《宁波深入推进六大工程 阳明文化出海更出圈》,展现了宁波作为一座文脉浩荡、底蕴深厚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进程中,正以更加自觉的姿态,全力挖掘经济高速发展背后的文化动力。近年来,宁波以“阳明文化海外‘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播行动”为牵引,聚力实施阳明文化全球传播联盟构建工程、溯源研究传承弘扬工程等“六大工程”,创新传播载体和方式,推动阳明文化“出海”传播,使阳明文化可行、远行,实现从“文化自信”到“文化他信”的转变。
以下为原文报道——

10月31日《浙江日报》头版截图
宁波深入推进六大工程
阳明文化出海更出圈
30日,2025阳明心学大会宁波活动举行,来自全球的阳明心学专家学者、全国阳明史迹保护研究联盟成员单位代表等8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探寻阳明心学全球传播的密码。
这场在王阳明诞辰553周年之际举办的年度文化盛事,是宁波以系统化工程推动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生动实践。宁波以多元视角、多维形式,向世界展示阳明文化的深邃内涵与独特魅力。
王阳明是明代思想家,他创立的阳明心学是中华文明的灿烂明珠,在海内外极具影响力。今年3月,宁波发布《关于繁荣发展港城文化 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加快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的行动方案》,将“推进包含阳明文化在内的‘宁波学’文化体系建构研究”置于战略高度。
在擦亮阳明文化的同时,宁波深挖千年港城在贸易通商和文明互鉴中的特殊角色,创新推出“阳明文化海外‘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播行动”,聚力实施阳明文化全球传播联盟构建工程、阳明文化溯源研究传承弘扬工程、阳明文化共创共绘艺术交流工程、阳明文化招商引智双轮驱动工程、阳明文化海外拼图融媒传播工程、阳明文化数智赋能文旅融合工程等六大工程,将阳明心学的精髓跨越国界,传播到全球各地。
今年6月,阳明文化海外(瑞士)传播中心正式成立。这是宁波在欧洲设立的首个阳明文化海外传播中心,阳明学术研讨、文化体验等一系列活动接续开展,推动阳明文化融入当地。宁波依托宁波市中华文化海外传播联盟,科学整合国际友好城市、国内外阳明文化研究机构、高校、文博单位及媒体企业等资源,构建起阳明文化全球化传播矩阵。近几年,宁波市阳明文化创造性转化与传播基地、宁波市阳明文化海外传习基地、高校阳明文化海外传播联盟等传播平台一一上线,并聘请“阳明文化海外传播大使”,助力阳明文化在海外绽放光彩。
宁波还创新传播载体和方式,让阳明文化出海更出圈。近日,一款文化主题快递包装很抢眼,它融入阳明文化等12个浙江省域文化标识,成为“移动的文旅名片”,从浙江发往全球190余个国家和地区,预计年触达量达10亿次;在保加利亚,王阳明仿真机器人执笔蘸墨,写下笔力苍劲的“知行合一”……这些崭新的载体和方式,进一步推动了阳明文化的国际化传播。(记者 陈醉 通讯员 高嘉鸣)

10月30日《浙江日报》专版截图
深挖阳明文化当代价值
宁波以“知行合一”解码文化强市之道
今年是王阳明诞辰553年。
10月30日,“2025阳明心学大会”在宁波余姚启幕,全球800余名阳明心学专家学者、全国阳明史迹保护研究联盟成员单位代表等,齐聚一堂,共赴文化盛宴。
公元1472年10月31日,一代大儒王阳明出生于龙泉山脚下的一座民居中,开启波澜壮阔的一生。他创立“阳明心学”,立德、立功、立言,其“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即理”等思想精髓汲古润今,深深烙印在中华文化长河之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脉与灵魂。正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等重要论断所强调的,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宁波作为一座文脉浩荡、底蕴深厚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进程中,正以更加自觉的姿态,全力挖掘经济高速发展背后的文化动力。
今年3月14日,宁波市委、市政府发布了《关于繁荣发展港城文化 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加快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的行动方案》,将“推进包含阳明文化在内的‘宁波学’文化体系建构研究”置于战略高度,使珍贵的传统文化遗产发出更加灿烂的光芒,为宁波“名城名都”及浙江“文化大省”建设注入强劲的文化支撑。
不遗余力筑牢“文化之基”
在五千年灿若星河的中华文明史上,明代思想家王阳明必有其一席之地。他创立的阳明心学是对先秦儒家正统思想的重新贴近,是对“陆九渊心学”的继承与发展,是对“朱熹理学”学说的指正与改良,使儒家思想从“存天理,灭人欲”再次回归人类道德层面,在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上,发挥着继往开来、开拓创新的积极作用。
诚然,王阳明有其人格与学术的巨大魅力,但要真正成为一座城市灵魂的凝聚、意志的展示、人心所向的力量,并不是自由生长可得的,既需顶层宏观谋划,也需“让历史照进现实”的深情挖掘、凝练与升华。
宁波深知阳明心学的价值,将其作为“文化强市”建设的重要支柱。在宁波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提出对阳明思想等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研究。
漫步至王阳明故居的核心区域——瑞云楼,这座五间二弄的二层木楼,已有近600年历史,历经天灾、战火。对于这样承载着王阳明精神的古老建筑和文物,宁波各级政府倾注心力,以确保珍贵的遗产能够得以完好地传承下去。1989年王阳明故居修缮工程启动,历经十余年修缮,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之,中天阁、阳明公园、龙泉山、隐地龙潭等一大批王阳明文化地标整装再现,建起“阳明史迹档案库”,搜寻王阳明珍贵书迹、手书等,筹办新中国成立后国内第一次国际性阳明学会议……
宁波开放包容的基因,以及日益增长的文化影响力,为阳明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天然沃土。

阳明文创亮相2024米兰设计周
近年来,宁波以“阳明文化海外‘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播行动”为牵引,聚力实施阳明文化全球传播联盟构建工程、溯源研究传承弘扬工程等“六大工程”,创新传播载体和方式,推动阳明文化“出海”传播,使阳明文化可行、远行,实现从“文化自信”到“文化他信”的转变。
随之,宁波市阳明文化创造性转化与传播基地、宁波市阳明文化海外传习基地、高校阳明文化海外传播联盟等一系列传播平台上线,聘请“阳明文化海外传播大使”链接全球;“阳明文化”国际论坛吸引日韩、东南亚学者纷至沓来;“阳明故里”邮戳和EMS封套、外贸产品包装加贴的“阳明故里唛标”等,通过物流载体传播阳明文化;余姚工匠还将“格物致知”精神融入米兰设计周展品……
这种传播策略,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化输出,更是将阳明心学的普适性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通,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在当代社会的独特魅力与智慧。
知行合一让“心学”润企赋能
穿行于历史长河,阳明文化历经变迁而初心如磐。它既与浙东学派交融共生,内化为宁波的城市精神,又与宁波商帮血脉相连,化作一盏永不熄灭的“心灯”。这种文化基因的渗透,在宁波企业家群体中尤为鲜明——他们正是这束心灯的传承者与守护者。
在宁波企业家看来,企业的发展轨迹恰是“致良知”到“知行合一”的实践之路。这不仅是文化理念的传承,更是将阳明心学转化为现代商业智慧的创造性转化。正如舜宇光学执行董事王文杰所言:“阳明精神早已融入我们的文化血脉,成为驱动创新的底层逻辑。”
当古老心学与现代企业相遇,能碰撞出怎样的创新火花?以舜宇光学为例,这家深耕光学赛道三十余年的企业,凭借对阳明文化的深刻体悟实现战略突围。通过精准卡位手机镜头、车载光学、VR模组三大黄金赛道,其市场占有率均位居世界第一,成为“知行合一”理念的代表。而更深层的文化实践始于2021年,舜宇创办“阳明文化培训中心”大讲堂,组建志愿者队伍,成立中高层“致良知”星火会,推行“五个一”学习法——每日晨读经典诗文、每周开展“星火会”研讨、定期举办“最美家庭建设”课程,形成从个人修身到团队管理的完整实践体系,掀起全员学习热潮。

江丰电子
在宁波,阳明文化的滋养绝非孤例。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通过吸收、借鉴阳明文化的内涵,提出了以“立一个志、读一本经、改一个过、行一次孝、日行一善”为助力企业发展的力量源泉;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提出“知行本一”,在“知行合一”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企业文化;千年舟新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开设了阳明心学培训班,逐渐形成了学习文化……在今日之宁波,阳明文化已不仅是思想文化,更是化作遍地开花的实践之花。
知行本来就一体,繁花似锦须由根。宁波企业传承不息的“诚信为本”“锐意创新”与“公益热忱”等精神,是对阳明文化“致良知”“事上磨练”“万物一体之仁”思想的守正创新。
宁波企业家们用实践写就的——不是简单的文化复刻,而是将“心即理”的文化洞见转化为“用户需求即企业使命”的市场洞察,将“知行合一”的实践智慧升华为“创新驱动、品质为先”的发展理念。
这种文化基因与商业基因的深度融合,正是宁波作为“阳明故里”在新时代焕发经济活力的密钥,更是企业以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新编姚剧《王阳明》巡演
阳明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宁波余姚的街头巷尾,转角便能与“王阳明”不期而遇。
如果将视野放大,环顾余姚全城,便不由感叹:何处不阳明?阳明小学、阳明中学、阳明书院、阳明学院……122所中小学校中,以“阳明”命名的就有12所;作为民营企业汇集的全国百强县,余姚有四百多家企业打着“阳明号”。阳明文化“含金量”之高,就像500多岁的王阳明“活”进了现代城市的发展布局里,与一个地域的未来同频共振。
在这方土地上,阳明文化与城市同频共振。从阳明故居的青砖黛瓦到阳明文化园区的翠竹松涛,从社区书院的阳明讲堂到企业车间的良知学堂,织就了一张“文化浸润”的立体网络——恰似王阳明在《传习录》中写的“心即理”,文化要真正扎根,必须融入百姓的日常烟火。
2017年起,宁波以余姚为起点,全力铺开阳明文化“六进”工程,将这场文化浸润行动推向了城市肌理的深处。进机关打造“良知政务”,进村社培育“知行合一”的乡风民风,进学校构建“良知育人”体系,进企业培育“致良知”的工匠精神,进网络传播“心即理”的智慧火花。这场持续六年的文化浸润行动,已让阳明文化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2022年,余姚市阳明小学推出国内首套正式出版的阳明文化专题教育教材《走近阳明》,在全市中小学推广。这套教材不仅包含王阳明生平故事、心学要义,更设计了晨诵《示宪儿》家训、午间阅读经典语录、实践“知行合一”小课题等创新环节,让经典真正“活”在课堂上。

王阳明仿真书法机器人亮相海外,展现“中国智造”与传统文化的多元融合。
如今,阳明文化在街巷阡陌间“生根发芽”。王阳明故居瑞云楼内,游客可以通过讲解聆听王阳明的故事;“良知创物”文创店里,年轻人正挑选着“知行合一”主题的潮玩公仔、周边;不远处的阳明古镇,游人乘兴而来,以美食、美景感受市井烟火与阳明心学的交融;校园里响起清朗的读书声,“幼儿曹,听教诲:勤读书,要孝悌;学谦恭,循礼仪……这些碎片拼合的,是阳明文化的现代图景,也是“心即理”的生动投射。
让阳明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不仅是文化的传承,更是一场关于“如何活”的永恒追问——而宁波,已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这或许正是宁波第15次获评“最具幸福感城市”、省级以上道德典型数量居全省第一、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七连冠”的深层密码——当文化真正融入百姓生活,城市便有了更鲜活的生命力。(记者:陈醉 仇欢 本版图片由宁波市委宣传部、余姚市委宣传部提供)
来源:综合浙江日报
浙ICP备12005551号-3 网上视听传播许可证 1103013
公安机关备案号 3302030200073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8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浙)字第01362号
版权所有 宁波宁聚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2002-2025 nbtv.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