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铸魂,以史明道。20年来,宁波以文化研究工程为笔,书写文明传承与创新的时代答卷。今天,让我们走进考古现场与研究院所,看宁波如何以“今、古、人、文”为纲,解码城市基因,构筑精神家园。
今年5月,第二十二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颁奖仪式在“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举行。“水下考古在中国”专题陈列荣获全国博物馆领域的最高级别奖项——2024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1998年,中国水下考古事业尚在早期发展阶段,宁波便迎来了水下考古的“破冰之旅”。这一年,全国第二期水下考古专业培训班在宁波举办,同年12月,我国第一个水下考古工作站——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宁波工作站成立。2010年7月,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在北仑春晓滨海新城奠基建设。2014年,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开馆,成为我国首个以港口文化为主题的大型专题博物馆,集展示、教育、收藏、研究、旅游、国际交流等功能于一体。
在海曙区望京路和中山西路交叉口东北角,望京门城墙遗址博物馆伫立于此,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厦门大学,在此进行抢救性考古,成果丰硕,出土各类文物1900余件,明州罗城遗址也获评“2016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2023年6月,明州罗城遗址(望京门段)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层层叠叠的地层堆积和种类丰富的遗迹遗物,生动再现了宁波罗城自唐末始建以来一千多年的兴废更替与盛衰荣辱,也为宁波的文化研究工作提供样本与支撑。
近年来,我市积极加强顶层设计、系统推进、传承创新,全面提升文化研究的质量水平。形成包括“宁波帮研究”在内的十二大标志性成果,进一步擦亮宁波文化金名片,彰显港城文化新气象,凝聚地方文化认同,为宁波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记者:王宇权 谢宇雷
编辑:王聪婕 责编:王璐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