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广电网首页

公检法司“日均一会”,密集部署这项行动

2025-03-30 10:54:59 编辑:司君伟 责编:徐佳艳

三年接受检查近600次,严重影响正常经营;小过错被重惩罚,公司沦为“创收工具”;案件久拖不决,企业长期背负法律风险……每当有类似的涉企领域执法乱象被曝光,总是能很大程度挑动公众神经。因此,对于市场主体来说,规范涉企执法,往往是他们最大的诉求。

最近几天,公检法司四部门以“日均一会”节奏密集推进的专项行动,正是剑指这个难题——

3月25日,全国公安机关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动员部署会强调,扎实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着力根治涉企执法突出问题;3月26日,最高检专门召开会议,对全国检察机关开展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专项监督进行部署;3月27日,司法部召开座谈会,推进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扎实有力开展;3月28日,最高法召开会议,对全国法院开展规范涉企执法司法专项行动进行动员部署。

其中,整治违规异地执法、趋利性执法等顽疾,都被列为了治理重点。

之所以下定决心、密集部署,其实有迹可循。

去年以来,中央就多次提到要规范涉企执法——

2024年9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到,“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监管行为”;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2025年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时提到,“要强化执法监督,集中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还被写入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

公检法司的此次专项行动,可以说是直指病灶。

以常常令很多企业苦不堪言的“挂案”为例。所谓“挂案”,指司法机关立案后长期搁置、久拖不决的案件,其后果如同“司法坏账”——企业被卷入诉讼程序却得不到结论,既无法自证清白,又难以正常经营。

在此次专项行动中,最高检就将刑事“挂案”清理作为了核心任务之一,目的就是为了尽可能发挥司法机关能动性,让企业真正做到“轻装上阵”。

“信用污点难消除”也是不少企业面临的痛点。部分企业因过往涉诉记录被纳入失信名单,导致融资受阻、投标受限,即便已履行法律义务,仍可能被“一票否决”。

最高法此次专项行动部署中提出,要善用“活封活扣”等措施,依法依规做好信用修复。这一举措,将助力真正整改到位的企业依靠“信用重生”,从而重返市场。

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值得注意的是,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当下,此次专项行动的动真碰硬,不仅针对外部违法行为,更指向执法司法系统内部。

公安部提出以“严教育”切实提高全警法治素养、执法能力;以“严制度”进一步堵塞漏洞、明确界限。最高检将依法查处司法工作人员在办理涉企案件中相关职务犯罪,依法惩治司法腐败、维护司法公正。最高法坚持从立案、审判、执行、司法作风等方面,严肃认真检视涉企审判执行中的突出问题。司法部把纠治突出问题和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规范执法和强化服务、严肃追责问责和鼓励担当作为结合起来。

这种“刀刃向内”的勇气,是在以“零容忍”态度倒逼执法者严守纪律红线;由此形成的全链条监督网络,是破除部门利益壁垒、增强公信力的关键。

一个个的市场主体,其实是串联起无数家庭生计的“毛细血管”,企业和群众在规范执法中感受到司法公平和正义,极为重要。相信随着监督机制的深化落地,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图景,将逐步清晰。

来源:潮新闻

品牌
第一测试
直播宁波 航拍宁波
宁聚 心理健康
广电
直播 点播
动态 主持
集团 广告
新闻
宁波 国内
V观 图片
时评 专题

浙ICP备12005551号-3 网上视听传播许可证 1103013

公安机关备案号 3302030200073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8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浙)字第0136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自律公约》 《网络信息服务信用承诺书》

版权所有 宁波宁聚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2002-2025 nbtv.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