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春和景明。
2025年清明假期,神州大地人潮涌动,文旅市场“春”意盎然,假期消费持续升温……春日里的中国在流动和忙碌中尽显生机,汇聚出一幅活力四射的经济图景。
“假日中国”出行出游火热
来自交通运输部的数据显示,清明假期三天,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约7.9亿人次,日均2.64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7.1%。
假期里,公路人员流动量预计为7.3亿人次。滴滴出行数据显示,假期打车需求同比去年上涨14%,高峰时期,每分钟叫车需求突破11万单;铁路客运量预计约5377.6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8.2%。全国铁路单日旅客发送量达2009.3万人次,创今年以来单日旅客发送量新高。
这个假期,浙江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均创历史新高。记者从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获悉,综合运营商手机信令大数据监测,清明节假期浙江省累计全域旅游人数2117.4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7.1%。其中,接待过夜游客1318.9万人次,同比增长18.6%。全域旅游综合收入285.7亿元,同比增长20.3%。游客人均花费1349.1元,同比增长2.7%,创假日旅游抽样调查(2021年)以来同期最好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诗画浙江文旅惠民卡”日均核销8698人次,是假期前日均核销6倍,联动商家133个,累计为游客节省出游费267万元。据抽样调查显示,假期高等级酒店客房平均出租率62.85%,同比增长5.43%。另据飞猪平台显示,假期在浙旅游交易金额同比增长3.5%,居全国第2。
新玩法带来全新体验
依托独特资源,各地不断创新文旅新体验。
在浙江杭州建德江南大冰洞景区内,一个在悬崖上打造的绝壁咖啡馆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前来打卡,要喝上这口咖啡可不容易。游客们套上安全绳,在悬崖峭壁上经过一段飞拉达攀岩,才能登顶悬崖上的观景平台。运动老手,将咖啡杯捆绑在腰间,攀岩一段后,轻松拿出咖啡喝上几口。
游客:我自己是一个咖啡发烧友,我本身自己蛮喜欢户外运动喜欢挑战自己,绝壁咖啡刚好把飞拉达和咖啡结合在一起我感觉非常棒。
最近,“左手咖啡右手茶”成为云南备受追捧的消费主题,茶咖融合的创意特调也成为时尚新宠。在云南保山的一家咖啡馆内,茶艺师和咖啡师正在为游客展示一款传统宋代点茶工艺与现代咖啡冲煮融合的新式特调。
游客:清明小长假我们特意从北京来保山感受当地咖啡文化,头一次听说茶和咖啡还能结合,感觉很奇妙,咖香和茶香结合没想到这么好喝。
咖啡师 刘丽华:清明期间,我们特地用各类明前茶和咖啡结合,推出创意茶咖手冲、奶茶咖、茶香美式等新产品。
不只有咖啡+茶,云南还将花椒、木姜子和树番茄等春季时令野菜与咖啡相结合,打造出一系列独特的创意特调,为游客带来全新的“打卡”体验
有名的蘑菇之乡——河南濮阳清丰县围绕蘑菇而建的农旅项目园,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尝鲜体验。在园区旁的蘑菇大棚里,不少家长带着孩子一边了解蘑菇的生长环境、识别方法,一边尝试动手采摘。
游客:在这里的游玩方式很特别,都是围绕蘑菇,有动手种的蘑菇,很多都是从没有见过的,还有可以品尝的蘑菇,非常独特,特别难忘。
游客:了解蘑菇对水、温度和湿度的生长要求,很有意思,这样贴近自然的亲子活动非常不错。
清明节三天时间,濮阳清丰县的蘑菇项目园累计接待游客16万人次,消费收入达300多万元。
中青博纳(北京)农业产业发展公司总经理 黄志浩:围绕着一个小蘑菇啊,形成了9个大类的业态,包括教育、体育、购物、餐饮等等。我们这项目的打造呢,更多的是围绕着乡村美产业强作为一个出发点。
“赏花经济”激活文旅新动能
在江苏金湖水上森林公园,100多亩二月兰盛开,吸引众多游客感受春日浪漫;走进安徽省郎溪县新和村,千亩樱花林迎来一年中的“最美时刻”……这个假期,明媚春日带动人们赏花踏青出游热情,“春日经济”热力十足。
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清明假期“赏花”相关搜索量比2024年同期增长2.2倍。在美团旅行平台,露营搜索量同比增长132%;携程数据显示,节前一周,深圳梧桐山、安徽天柱山、四川青城山等景区搜索量环比涨幅超80%。
假日期间,各类新业态催生“赏花+”新玩法。去上海顾村公园樱花岛来一场“夜间赏花”之约,观赏沪上首个沉浸式夜樱光影秀;到江西、四川等地,搭乘直升机体验“空中赏花”的视觉震撼;在河南洛阳,赴一场“汉服+音乐+牡丹”的沉浸式文旅盛宴……
在北京上大学的刘星如专程到天津赏花,她手持一款立体造型的海棠花文创冰淇淋打卡拍照,“几十元的冰淇淋,价格并不便宜,但确实好看,买的就是氛围感!”
清明假期,随着多地增发“银发列车”、景区加快适老化改造提升等,银发一族春日出游热情高涨。平台数据显示,假期期间老年人酒店订单量同比增长3成,“年轻人+老年人”的“携老游”预订量同比增长近20%。
携程研究院战略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沈佳旎认为,“赏花经济”等“节气+文旅”模式是旅游业创新产品的重要抓手之一,在激活传统文化活力的同时,与各类新业态新模式结合,进一步打破边界,为文旅市场注入新动能。
消费市场人气旺活力足
“清明节三天假期的座位,早在一周前就预订完了。”海底捞江苏常州西太湖露营店店长告诉记者,假期预订大多是家庭或朋友聚餐,餐厅特别推出了不同档位的优惠套餐,满足不同的就餐场景需要。
这个清明假期,线下市场人气火热,餐饮、零售等各类消费持续升温。
数据显示,清明假期北京60个重点商圈客流量2415.9万人次,同比增长11.4%;广东地区的餐饮堂食订单量领跑全国;假期首日,成都春熙路太古里接待游客超过60万人次……
甘肃启动夏幕光影惠民消费季,向电影市场投放超20万张惠民观影优惠券;湖北多地依托户外露营、夜游休闲等消费新热点,为游客提供层次丰富的文旅消费体验;江苏南京围绕马拉松赛事推出涵盖吃住行游、购物、娱乐等多重福利,激活体育消费动能……各地纷纷推出系列促消费活动,为假日经济注入活力。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司长李刚表示,我国消费市场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随着各项扩消费政策措施持续发力,国内消费市场总体将继续呈现平稳发展态势。
来源:中国蓝新闻
浙ICP备12005551号-3 网上视听传播许可证 1103013
公安机关备案号 3302030200073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8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浙)字第01362号
版权所有 宁波宁聚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2002-2025 nbtv.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