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下午,省委召开县(市、区)委书记工作交流会。潮新闻记者 李震宇 摄
14日下午,浙江召开2025年首个县(市、区)委书记工作交流会。会上通报了全省经济运行和重大项目建设情况,晾晒了11 市、90 县(市、区)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研究部署二季度重点工作。
2025年,是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关键一年,而工作能否抓实、抓具体、抓出成效,县一级是关键。一季度一次的交流会,是各地比拼发展理念、成效的擂台。对于实现全省全年目标来说,总结一季度,奋战二季度,拼抢上半场,至关重要。
会议指出,紧扣关键抓落实,敢作善为勇争先,全力巩固经济稳进向好势头,全力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会上,10个县(市、区)负责人作了交流发言。
历次县(市、区)委书记工作交流会上,能够站上讲台的,都是工作上的“尖子生”。
这次交流会发言,主要是“两看”——
一看经济运行,不光看增速,还要看总量;不光看一季度指标,还要看前面2-3年的指标;
二看重大项目,经济指标差不多的情况下,关键看重大项目,特别是看重大产业项目。聚焦中心大局,体现实绩导向,激励担当比拼,让重大改革、重大项目、重大任务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县(市、区)上台发言。
最终,余杭、北仑、柯桥、义乌、临海、安吉、诸暨、洞头、嵊泗、钱塘等10个县(市、区)负责人交流发言。
这10位书记都说了些啥?
在推进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中,如何锻长板、补短板,实现先发到先行、前沿到前列、试验到示范,是大家关注的重点,也是多个县(市、区)委书记分享的主题。
在余杭区,全省首个大科学装置杭州超重力场进入调试运行阶段,之江实验室即将把算力送上太空,北航杭州国际创新研究院全国重点实验室揭牌成立……杭州市委常委、余杭区委书记刘颖在发言中说,余杭正紧盯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推动高能级科创平台提质增效,进一步放大创新资源集聚效应,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核心竞争力。目前,多个科创平台一季度落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35个。
在北仑区,用好港口最大资源,着眼于区域开发强度高、临港产业产出不均等瓶颈,围绕产业链条关键环节抓创新。宁波市委常委、北仑区委书记潘银浩表示,坚持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协同发力,建立“链主+平台+科研机构”协同创新机制,在甬江科创区签约落地360数字安全基地、王义遒量子科技等总部研发项目,联合龙头企业开展核心技术攻关38项。
坐拥全球规模最大的纺织品集散中心,柯桥区锚定“科技、时尚、绿色、健康”,加快推动纺织产业转型升级。为破解原始创新能力不足、产学研协同机制不全等难题,柯桥区做强省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主攻先进纤维材料、绿色纺织印染等赛道,攻克“卡脖子”技术和行业共性难题42项。“加快推动现代纺织向世界级产业基地、世界级大市场、世界级科创平台迈进。”柯桥区委书记袁建说。
以缩小“三大差距”为主攻方向、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围绕省委部署,各地通过与时俱进的举措,不断深化落实。
“以改革破题,坚持为国家试制度、为开放探新路,持续放大主平台、主枢纽作用,加速构建国际贸易新格局。”金华市委常委、义乌市委书记叶帮锐介绍,去年义乌先后落地深化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和金华(义乌)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两个“国字号”。接下来,要谋划开放破局,构建数字服务链,一体推进“人、货、场、信息流、货物流、资金流”6大贸易要素数字化提升。
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安吉县坚持在绿水青山间培育新质生产力。三年间,累计落地新经济项目68个,上市11家,拉动盈利性服务业类增加值增长37%。“以片区组团唱响‘两山’转化协奏曲。”湖州市委常委、安吉县委书记杨卫东在发言里特意提到,探索县域乡村现代化实践,安吉串联起大余村、黄浦江源等5大片区,同时引青年入乡,先后落地青创项目617个,逐步形成以青年入乡为主要特点的城乡融合新形态。
当前,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远超预期,美国挑起的关税战、贸易战等冲击,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从发言中可以看出,浙江各地探索新模式,勇闯新赛道,竭尽所能通过抓重大项目、抓产业发展来应对新局变局。
临海市委书记吴华丁表示,他们正强化产业作战单元建设,布局推进浙东数字经济产业园、江南医谷等十大产业平台。优化升级主导产业,如现代医药产业向创新药、原料药制剂一体化跃进,加速推进百亿级的华海制药科技产业园投产见效。
诸暨市委书记金进富也透露,全市正大力开展“产业招商竞赛年”活动,创设招商指挥部,出台招商项目异地共享激励办法,仅一季度就引进8个10亿元以上项目,其中2个为50亿元以上。
钱塘区委书记金承涛介绍,依托现有的汽车、医药等优势产业,深化“链式+集群”发展模式,例如汽车产业重点强化吉利、福特等龙头牵引作用,今年将新增4个新能源车型。同时积极布局新型赛道,推进建设元宇宙、合成生物两个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
展现创新破难、开放破局的新气象,山区海岛县的表现同样亮眼。
温州市洞头区在去年GDP总量全省排名前进三位的基础上,今年一季度“千项万亿”项目投资完成率居山区海岛县前列。如何以海洋经济引领海上花园建设取得新突破?洞头区委书记郭云强提到要聚焦“三个转型”——推动渔业发展向海洋经济转型、海岛经济向半岛经济转型、渔农村向城市转型。
嵊泗县围绕“富民”统筹推进“强城”“兴村”“融合”,做强县城发展支撑,提升海岛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全力服务保障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推进大宗商品储运基地建设。嵊泗县委书记杨松介绍,在抓基础设施提标的同时,嵊泗还乘势发展海岛低空经济,开通上海至嵊泗本岛直升机、无人机配送航线,入选全省低空经济“先飞区”试点。
学经验、找差距、促提升、抗风险,从书记们的分享中,可以看到浙江干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精气神,也能看到浙江发展的韧性、活力和竞争力。
来源:潮新闻
浙ICP备12005551号-3 网上视听传播许可证 1103013
公安机关备案号 3302030200073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8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浙)字第01362号
版权所有 宁波宁聚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2002-2025 nbtv.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