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Chat_20220610082016
6月9日晚,央视《焦点访谈》栏目专题报道宁波市海曙区龙观乡多年来采取各种措施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在产业布局、空间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民众生活方式等方面,处处都体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环保理念,生动诠释了“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这一理念。
以下为报道原文——
这是位于浙江东部的宁波海曙龙观乡,这里生态资源丰富,物种品类繁多,境内森林覆盖率达到86%,是华东地区生物多样性的“绿色宝库”。今年这里举办的“生物多样性友好乡镇”现场体验活动,入选了十佳公众参与案例。
讲解员:各位客人,欢迎来到五龙潭,首先我们看到的是中华水韭,它是我们龙观第一批发现的中国特有的濒危水生物种,也是跟恐龙同一时代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端午假期,龙观乡里的“生物多样性友好景区”——五龙潭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观光。讲解员的细致讲解、生物多样性科普长廊丰富多彩的展示,让很多游客看完直言不虚此行。
游客:昆虫、植物这些都是我在平时没见过的,通过他们景区里面标识的介绍,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感觉受益匪浅。
游客:下次我要带家人,带朋友都来走一下。
这样的现场体验活动,是当地利用自然资源优势与乡村旅游相结合而设计的项目。这不仅能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更重要的是让游客们近距离接触大自然中的动植物,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从而提高民众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自觉度和参与度。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龙观乡党委书记 虞挺:我们主要采取了政府引导、专家指导、企业加盟、群众参与的模式。比如我们邀请动植物专家对龙观本地的野生动植物进行了本底调查,邀请了专业单位环科院对珍稀动(植)物友好保护的方案做了规划,引导本地的文旅企业积极投入,设立自然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和生物多样性主题酒店建设等等。我们也鼓励本地群众加入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列,当地乡村把保护动植物主动纳入村规民约。
要让生态环保项目真正发挥作用,深入人心,群众的参与必不可少。在“生物多样性友好乡镇”的实践中,龙观乡不仅鼓励村民主动担当代言人、守护者,为多样生物保护发声,他们还特别注意让青少年参与其中,让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理念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老师:这个树我们称之斜叶黄檀树,农村里俗话叫檀树,它的枝干是非常坚硬的一种木材。
在龙观乡的校内生物多样性教育体验基地绿园里,龙观中心学校的同学们正在上户外拓展课。他们在自然课老师的带领下,触摸树干、爬上小山、寻找昆虫、观察动植物属性。这样的实地探索让同学们对生态保护有了不一样的理解和认知。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龙观中心学校学生 刘静芸:平常在家里也只是看到茶叶的样子,这节课真切地看到了茶叶的生长情况。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龙观中心学校学生 袁满泉:我们学到了生物的很多种类型,我也体会到了人与大自然的平衡,我们要爱护大自然。
建设“生物多样性友好乡镇”半年来,龙观乡多个村社、学校和企业都开设了生物多样性体验课程和体验线路,累计参与人次超过 5 万人。不仅是举办活动,更多综合性、基础性的建设也在同步进行。现在,龙观乡在产业布局、空间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民众生活方式等方面,处处都体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环保理念。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龙观乡党委书记 虞挺: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多年实践为打造生物多样性友好乡镇奠定了基础,让我们有底气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去进一步诠释“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这一理念。
来源:央视
浙ICP备12005551号-3 网上视听传播许可证 1103013
公安机关备案号 3302030200073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8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浙)字第01362号
版权所有 宁波宁聚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2002-2025 nbtv.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