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监管”到“服务”,创新工作做法支招企业发展;以“水旅”促文旅,美丽河湖打造“美丽经济”;13年800双棉鞋,“棉鞋奶奶”送出冬日温暖......
过去七天,央视《新闻联播》《朝闻天下》《新闻直播间》《中国新闻》《东方时空》《经济信息联播》《第一时间》《中国好时节》《三农长短说》等栏目,以及央视新闻客户端频频关注宁波。
一起来看部分报道↓↓↓
《新闻联播》关注宁波: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为来年粮食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12月23日,央视《新闻联播》播出《加强冬季田间管理 夯实粮食生产基础》,其中报道了宁波以田间道路硬化为重点,加快整修农田机耕路,新建引水渠,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来年粮食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12月24日,央视《朝闻天下》也对此进行了报道。
央视关注宁波: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 今年前11个月进出口额破500亿元
12月26日,央视《新闻直播间》栏目播出《浙江宁波 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 今年前11个月进出口额破500亿元》,报道了据宁波海关统计,今年前 11个月,宁波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实现进出口519.4亿元,同比增长12.3%,已超去年全年总额。自2018年揭牌以来,示范区的贸易额连续6年保持正增长,累计进出口2614亿元。
12月23日,央视《朝闻天下》栏目播出《一线调研·企有所呼 如何必有响应 浙江宁波 从“监管”到“服务” 经营活力再增值》,报道了宁波创新政府部门的工作做法,为企业的创业发展搭平台、办实事,解决实实在在的困难。
12月23日,央视新闻客户端发布文章《“小掌柜”大数据看人气、“服务驿站”进园区……有呼必应 浙江支招企业发展》,报道了为了让各类企业更好地发展,浙江宁波等地创新政府部门的工作做法,为企业的创业发展搭平台、办实事,解决实实在在的困难。
12月26日,央视《中国新闻》栏目播出《浙江余姚:以“水旅”促文旅 美丽河湖打造“美丽经济”》,报道了近年来,宁波余姚做好治水文章,全市12个水库一级和二级保护区内的617家工业企业实现全关停,守护一江碧水,从“美丽生态”到“美丽经济”,打造游客修养身心、怡情山水的河湖水旅文化目的地。
12月20日,央视《新闻直播间》栏目播出《一点温暖 浙江 “棉鞋奶奶”李文清:13年送出800双棉鞋》,走近宁波鄞州区连续13年无偿赠送800双棉鞋给有需要的人的“棉鞋奶奶”——李文清,在她的影响下,社区的志愿服务氛围愈加浓厚,志愿者队伍也不断扩大。
12月24日,央视《中国新闻》栏目播出《出入境证件办理迎来高峰 警方推出多项措施》,报道了随着寒假和春节假期的临近,出入境证件办理迎来了高峰。宁波等20个城市试点实行出入境证件“全程网办”,市民可足不出户进行网上申办。
12月23日,央视《朝闻天下》《新闻直播间》栏目播出《春节将至 民宿预订量攀升》,报道了春节将至,各地的旅游市场逐步升温,其中在宁波,民宿里过大年成为不少市民的春节选择。
12月23日,央视新闻客户端发布文章《年夜饭、民宿预订火爆 春节倒计时你准备好了吗?》,报道了春节将至,各地的旅游市场逐步升温,其中在宁波,民宿里过大年成为不少市民的春节选择。
12月26日、27日,央视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第一时间》栏目播出《浙江宁波:双节临近 水产市场交易旺》,报道了元旦、春节临近,宁波水产品批发市场迎来了交易热潮,市场日交易量超1000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约20%。
12月21日,央视新闻频道《东方时空》栏目播出《今日冬至 全国多地多彩活动 氛围浓》,报道了在宁波镇海区澥浦镇,近千人的民俗巡游队伍在村庄中巡游表演,其中有着数百年历史的非遗项目船鼓表演格外吸引游客们的目光。而在烟火气满满的集市上,各种特色传统小吃更是让市民、游客大饱口福。
12月21日,央视农业农村频道《中国好时节》栏目播出《12月21日迎来冬至·浙江宁海 吃上一碗肉炒圆 全家团圆日子美》,将镜头对准了宁波宁海冬至的传统美食——象征着团圆和美的肉炒圆。
12月25日,央视《新闻袋袋裤》栏目播出报道《浙江宁波:寓教于乐 特色课程让孩子快乐成长》,关注宁波奉化一小学以民乐、科创、足球等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特色课程建设,让学生们在多元并蓄的环境中不断丰盈和成长。
鱼鲞是浙江沿海地区的人们过年餐桌上必备的美食。12月27日,央视《三农长短说》栏目播出《浙江宁海 鳗鱼做鱼鲞 一层粗盐一层腌料》,记者走进宁波宁海,看村民如何制作风鳗。
来源:综合央视
浙ICP备12005551号-3 网上视听传播许可证 1103013
公安机关备案号 3302030200073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8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浙)字第01362号
版权所有 宁波宁聚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2002-2025 nbtv.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