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庙,几乎每一个宁波人都保留着一段关于它的味觉记忆——牛肉粉丝汤、生煎包、炸鹌鹑……可以说是宁波初代城市流量地标。
随着城市商业综合体扩张,城隍庙一度冷落。但作为一个城市的地标,城隍庙是宁波人绕不开的情节——一种从味觉出发,贯穿众多70后、80后的童年和青年生活的记忆。
宁波城隍庙重塑都市烟火气 共享联盟·海曙供图
最近,宁波城隍庙再度吸引关注,在线上线下引来巨大流量。跨年夜,宁波府城隍庙片区迎来嬗变——开明坊重装开业。与之毗邻的开明街步行街同步揭晓更新后的“新面貌”。
人声鼎沸中,灯火通明里,深刻于宁波市民“老底子”记忆里的“庙市共生”繁华景象重现。可以看到,城隍庙暌违已久的都市烟火气,再度回归。
老地标讲出新故事
对于一座城市,一些老地标总是让人念念不忘。
城市老地标,不仅仅是城市的文化符号,更是塑造城市辨识度的内核所在。在宁波,城隍庙毫无疑问具备这两种要素,当仁不让的城市文化地标。
当前,不少城市发展趋同,造成了千城一面的局面。不少城市尝试挖掘城市地标历史文化价值,进行创造性转化,让老地标讲出新故事,成为出圈的流量密码。
专家表示,好的文化地标,应当是从城市自身的文化土壤中自然而然地生长出来,有根基、有血脉。
纵观全国城市,成都是打造文化地标的“高手”。成都的锦里文化街区与武侯祠融为一体,既是三国文化的重要历史载体,又与当代生活有机结合,让人们在浓郁的历史氛围中吃喝玩乐。“与民同乐”而不“居高临下”,营造出亲切的归属感、文化上的认同感。
一座城市,轻视文化生态的塑造与挖掘,容易沦为“小透明”。通过城市地标的营建,或许是文化生态构建的一条捷径。宁波正在进行这样的尝试——通过城隍庙的复兴,进而带动千年罗城的全面更新。
宁波城隍庙重塑都市烟火气 共享联盟·海曙供图
宁波城隍庙,建造历史可追溯至五代后梁时期,浓缩了市井人文的烟火繁盛,以其特有的文化印记成为宁波城市的重要历史遗迹,也是浙东地区规模最大、规制最高的府级城隍庙。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城隍庙片区走上“庙宇文化+新商业”发展路子,以城隍庙老庙为核心,布局打造商城、美食城、步行街,在承载传统民俗文化的同时,发展出零售业态。但随着都市商业综合体兴起,城隍庙业态难以满足时代需求,几度关门歇业。
作为城隍庙所在地的海曙区,提出新的“玩法”——打造宁波首个“庙市共生”文旅街区。“‘庙市共生’的理念源于对城市历史文化的尊重和现代商业发展的融合。”城隍庙片区的建设运营方、海发控股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传承保留的基础上以创新融合赋能,找到传统与现代间的连接点,适应消费者需求,让“庙市共生”更具时代生命力。
现代化的体验感
宁波城隍庙,重塑城市烟火气。跨年夜,城隍庙片区实现“三开”:开明坊开业、开明街步行街开街、城隍庙灯会开灯。
一边是华灯初上、“好戏”连台景象,一边是业态丰富、生意红火的商贸繁荣盛况,焕新亮相首日的城隍庙片区,正在兑现了那句引人遐想的宣传语——“城隍如梦来”。
城隍庙从传统中走来,变得更多元而丰富——让好的内容,植入场景,在文旅融合实现创造性提升,以现代的体验吸引属于当代的烟火气。
宁波城隍庙重塑都市烟火气 共享联盟·海曙供图
文旅融合搭建新场景,最成功的案例莫过于大唐不夜城。2018年商务部印发《关于开展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工作的通知》,大唐不夜城成为首批试点步行街。按照"复原唐韵"的要求,对砖瓦草木进行还原,并编排了各类舞乐节目。
从“不倒翁小姐姐”到“李白对诗”,再到“长安十二时辰”杨贵妃,以及风靡一时的“盛唐密盒”的房谋杜断组合,这些挖掘唐文化的顶流“IP”也持续将这座网红街区送上各类热门景点榜单。
一个大唐不夜城,日均客流量更是一度高达30万人次,甚至以一己之力带动了西安的夜经济,溢出效应显著。比如,西安汉服产业链被激活了,当地拥有汉服店1500多家,每位游客体验汉服文化消费近千元。
大唐不夜城庞大的外溢带动能力,让一众城市钦羡。不少地方也开始认识到,只有持续不断的内容建设,才能让一个景区更加具有生命力,带动更多业态多元发展。
这几年,城隍庙也在进行这样的尝试。去年9月,城隍庙上演“甬上衣冠 开明秀场”视觉盛宴——古韵悠扬,古戏台上,身着唐、宋、元、明、清五代经典衣冠的“古人”穿梭于T台,观众身临其境感受宁波传统与时尚的创新交织。
迎合当下情绪消费趋势,承接文旅融合带来的流量,城隍庙变得更具体验感。一个开明坊项目主打“首店+特色店”,从小型商业综合体,变身为集文化、休闲、餐饮、社交于一体的综合性文旅目的地。目前,开明坊集聚以轻餐饮和文创非遗类为主的品牌近40个,其中包含自然造物、Z·Pilot等宁波首店13家。
人气何以长红?
一个文旅场景,“出圈”往往只是开始,而难题在于如何从一时的“网红”流量变为长红的口碑。
这些年,一些地方片面模仿追求“网红效应”,打造的景点徒有其表,虽然赢得一时“流量”,却难以形成“留量”,喧嚣过后,静默依旧。
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厉新建认为,从流量依赖转化为产品体验,要在产品、服务、环境上下功夫,让流量和故事沉淀在实实在在的产品内容和品牌形象上。
宁波城隍庙重塑都市烟火气 共享联盟·海曙供图
宁波城隍庙,在延续传统的基础上,持续更新内容和品牌。2023年底,海曙区全力打造“城隍夜市”,“火速”出圈。这一集结宁波特色小吃、旅游文创产品、本土非遗技艺作品等主题摊位的市集,让大众融入历史文化街区的同时,感受城隍庙“烟火气”。
“月半星人”陈勇,宁波知名短视频博主,凭借乡土特色短视频,集聚了一众本地粉丝。在城隍庙,他把短视频中的乡土特色产品,搬到了线下,打造体验场景。“炸鹌鹑、炸年糕、牛肉粉丝、宁波汤圆……‘老底子’美食,一站式体验。”陈勇表示。
“月半星人”小吃店 共享联盟·海曙供图
“城隍庙更像是一个多元文化的载体,小吃只是城隍庙过往的时代印记。”在浙江万里学院传播学教授郭鉴看来,“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烟火气有着不同的具象化形式,不少市民回忆的‘小吃’就是其一。”
宁波本土知名餐厅“阿毛饭店”在城隍庙有了全新的探索。“阿毛饭店”依托开明坊开出“黑金首店”,结合城隍庙这一独特的文化IP推出“城隍限定”美食,打造独特的“舌尖记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城隍庙,只有紧扣时代的脉搏,以变化应对变化才能赢得长红。将现代科技置于传统文化场景中,这种反差感同样具有吸引力。
AI下棋机器人、全屋移动家庭守护机器人以及三分钟就能学会弹唱的“黑科技”无弦吉他……黑科技Z.Pilot浙江首店落户的消息,在不少宁波人的“朋友圈”里迅速传开。“烟火气”浓郁的传统庙市,遇上未来感十足的“黑科技”,造就了一个复合型体验空间。
如今,城隍庙正在新生——不变的是情怀,变化的是场景。在变与不变中,城隍庙或将带给我们全新的都市烟火体验。
来源:潮新闻
浙ICP备12005551号-3 网上视听传播许可证 1103013
公安机关备案号 3302030200073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8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浙)字第01362号
版权所有 宁波宁聚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2002-2025 nbtv.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