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蕴涵着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和价值理念,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幅员辽阔的神州大地孕育出了别具一格、绚丽多彩的春节文化与地方民俗。2024年,春节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进一步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世界影响力。
2025年蛇年新春,我们迎来了“非遗”版春节。为了展示各地精彩纷呈的新春文化气象,呈现人民群众庆贺传统新年的幸福画卷,激发文化活力,培育新时代文明风尚,更好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我们的节日・欢乐中国年”系列活动应运而生。活动由中宣部文明实践局、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国家广电总局宣传司、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全国妇联宣传部、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中心联合主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人民网、中国精神文明网共同承办。江苏广电总台设立中心演播室,策划推出除夕、元宵两档特别节目。腊月廿五开始,百媒联动,通过打造专题主页、短视频展播、特别节目展演等多种形式,展现全国各地多层次、多维度、多样态的春节民俗、地域文化……让2025年的新春佳节蒸腾起更加浓郁的“文化热气”,凝聚起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此时,伴随着过年的脚步临近,一场场原汁原味、精彩纷呈的新春“嘉年华”已在华夏大地激情上演!
多彩活动,文明新风点亮新春喜乐
“我们的节日•欢乐中国年”系列活动围绕全国十二个重要特色文化片区开展示范活动,各省(区、市)代表性村落社区、标志性文旅场景也是本次活动的重点点位,通过丰富的形式展现文化惠民、民俗新风。在北京园博园,史上场地规模最大、灯组最多、玩法最多的京彩庙会,正在上演别具一格的新春文化秀;河北正定的古城巷道张灯结彩,传统的拉花和社火表演将年味渲染得淋漓尽致;内蒙古呼和浩特的乌兰牧骑,拉满了敕勒川草原的欢腾氛围;新疆和田,牧民们弹奏着热瓦普,带着会跳舞的“木山羊”载歌载舞;贵州榕江的侗族大歌从村寨传出,歌声婉转悠扬,唱响了团圆与祝福。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各地精心策划了年味浓、形式新、有特色的群众性文艺演出和文化服务。在江苏金湖,书法家送春联、“赏年画 过大年”、特色非遗展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特色农副产品展销以及“道德的力量”新时代先进典型事迹巡演等六大内容,将能工巧匠、手艺绝活、美食美物等齐聚一堂,一站式满足群众的眼福、耳福、口福。围绕群众需求,各地还组织了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大集市、春运暖程、平安出行、慰问走访、健康义诊、法律咨询、就业帮扶、反诈宣传等公益活动,应有尽有,为群众送去新春温暖。
团圆盛景,民俗新风共绘幸福画卷
从村落到城市,各地以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为载体,展现了新时代的民俗风貌,欢乐氛围处处洋溢。在江西赣州龙南,举办了“来赣州过客家年”民俗体验活动,游客和原住民一同在客家围屋里酿米酒、制锤鱼、煮珍珠,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在被称为“春节文化发源地”的四川阆中,“春节老人”赐福巡游活动成为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湖南汝城的百米“香火龙”在乡间流动,祈愿新年风调雨顺、丁财两旺;而在山西霍州的围炉火锅音乐会现场,村民们自编自演的节目,将流行音乐、舌尖美食完美融合,每一曲歌舞,每一声欢呼,都是对乡村新风貌、村民幸福生活的生动诠释。
过年也是中国人的一场美食盛宴,各地纷纷举办特色美食节,探寻舌尖上的年味。湖南火宫殿呈献了年味十足的庙会美食,臭豆腐、姊妹团子、八宝果饭等琳琅满目,每一口都是对传统年味的深情回溯;福建的佛跳墙和太平燕鲜香上桌,寓意着“福寿全”幸福绵延;而在山西霍州,年馍被做成了汉服头饰、萌萌可爱的毛绒玩具造型,不仅可以吃,还能玩;青海的年味,则在土族的圈圈席中迎面扑来,热辣鲜香的菜肴摆满长桌,从一碗咕嘟冒着热气的汤,到蕴含其中的团圆文化,游客在品味美食的同时,体味幸福烟火味,在人间至味中留住人心。
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年货大集、文创市集、非遗展演、文化讲座则在节日期间点燃了人们的热情。在天津的年货大集上,竹板这么一打,“津味”年就来了;大同广灵则策划了一场冰上非遗剪纸服装秀,新年穿新衣,冰道就是T台,剪纸也能穿上身。互动式的参与、沉浸式的体验,也让新春佳节更有烟火气、文化气。
新春游乐,沉浸体验解锁佳节魅力
春节文化,历经千年而不衰,如何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生?在今年“我们的节日·欢乐中国年”系列活动中,各地美丽乡村、特色文化街区组织了研学交流、文旅打卡等,推动节日期间的文旅休闲消费。黑科技、数字化等新形式的引入,则让网红景点频频再出圈。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璀璨夜空中,千架无人机以夜空为幕布,以灯光为画笔,融合现代数字光影技术将巨幅雪幕点亮,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共赏大美冰雪盛宴。上海豫园灯会通过“科技+文化”“传统+现代”的结合,打造了全国首个多地貌《山海经》主题沉浸式体验空间《山海奇豫记光影互动展》,将艺术灯彩、国风体验和新质生产力充分融合,可谓是“中式浪漫天花板”。
过年挂上大红灯笼、正月里来逛灯会赏花灯,更是一味不可缺少的年味。在江苏南京,流光溢彩、灼灼生华的秦淮灯彩、猜谜、诗会、游园等活动,成为新春佳节的主角;粤港澳大湾区的灯会,则用灯彩铺就的一片中国红,带来了阖家团圆、红红火火的祝福。
外国游客也参与到了春节的庆祝中,吃饺子、写福字、挂中国结,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解读并喜爱上了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满足了人们对亲情的渴望、对仪式感的追求,这一根植于中华大地的文化瑰宝,在传承中创新,如今更将中国年味洒满世界,已然成为了世界性的节日符号。
“我们的节日·欢乐中国年”活动期间,网友可通过H5官方互动主页及各大网络平台参与“中国过年的新民俗”等话题互动,最终将评选出最具全网影响力的春节新民俗十大热词。网友参与互动的同时,亦可参与新年开盲盒抽好礼的活动。新年礼品除热门景区的门票、无门槛优惠劵、精致的文创产品以外,还有由中国书协主席孙晓云女士等知名书法家创作的福字书法作品。此外,各地系列活动的精彩内容视频,将从2025年1月24日(腊月廿五)至2月12日(正月十五)期间,在各大广电媒体、各大网络平台持续展播。人民网、中国精神文明网、ai荔枝、荔枝新闻等将开设“我们的节日·欢乐中国年”专题页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也将在特别节目中播出相关内容。
浙ICP备12005551号-3 网上视听传播许可证 1103013
公安机关备案号 3302030200073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8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浙)字第01362号
版权所有 宁波宁聚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2002-2025 nbtv.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