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正是春游好时节
但自然疫源性及肠道传染病
传播风险也随之增加
同时还要注意蜱虫叮咬等问题
一起来看如何预防↓
1
手口足病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传播,以手、足、口腔等部位皮肤粘膜的皮疹、疱疹、溃疡为典型表现。
多数患者症状轻,病程自限,1周左右自愈,部分感染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脑炎等严重并发症。
预防提示
① 居室教室要勤通风、科学消毒。
② 学校加强晨午检。
③ 勤洗手,不与他人公用毛巾或个人物品。
④ 适龄儿童及时接种EV71疫苗。
⑤ 发热或出现疱疹的手足口病患儿,应及时就医,建议居家隔离,避免传播。
2
感染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广义系指各种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原虫等肠道感染引起的腹泻,春夏季是感染性腹泻的好发季节,且多在幼儿园和中小学等集体单位发生,学校和家长要提高警惕。
预防提示
① 集体餐饮单位要加强饮食、水源、食品的卫生管理和灭蝇工作,对垃圾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
② 餐饮工作人员中若发现感染者,应当暂时调离工作岗位,以杜绝病毒传播。
③ 食物加工人员应按卫生规范进行,生熟食物要分开,餐具要洗净、消毒。
④ 个人应注意手卫生,不喝生水,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
3
登革热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通过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关节痛,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患者发病后3-6天有皮疹出现,严重者会出现皮肤出血、鼻出血、牙龈出血、呕血、黑便、脑出血等,病情严重恶化可造成死亡。
预防提示
① 如您外出旅游或商务出行,请了解目的地登革热流行状况及疫情风险,避免前往疫情流行区,同时可适当准备防蚊灭蚊用品,如:防蚊液、花露水、蚊香、电蚊拍、灭蚊灯、蚊帐、高效低毒灭蚊药等。
② 外出旅行时,穿长袖衣裤,尽量选择浅色,可使用蚊虫驱避剂等驱蚊产品,避免被蚊虫叮咬;尽量选择有安装纱门、纱窗的酒店入住,入住期间房间使用蚊香、灭蚊气雾剂等;当出现疑似登革热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③ 返回本地后,做好自身健康监测,若2周内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主动提及旅居史,必要时配合卫生检疫部门开展调查、相应医学检查及住院隔离治疗。
4
预防蜱虫叮咬
随着天气逐渐回暖,各种蚊虫鼠蚁开始频繁活动,其中包括蜱虫。蜱虫嗅觉敏锐,对汗液、二氧化碳很敏感,一旦接触立即攀爬到宿主身上,寻找皮肤相对较薄、不易被搔动的区域进行吸血,如颈部、耳后、腋窝、大腿内侧、阴部和腹股沟等。
一旦被蜱虫叮咬,其头部极易深深钻入皮肤,引起局部感染,会出现黑痣样、红肿、瘙痒疼痛或发热。可能会出现发热伴血小板、白细胞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严重者可能引起死亡。
预防提示
① 野外活动时,可在衣服上喷洒驱虫药。
② 外出活动时,穿浅色宽松的长衣及长裤,束紧袖口、领口及裤脚,预防蜱虫叮咬。
③ 外出携带宠物时,特别是在草坪或郊外等地遛狗时要注意,宠物身上是否会有蜱虫。要及时对宠物进行清洁,避免把蜱虫带回家。
④ 野外游玩回家后要及时检查身体或衣服上是否有蜱虫附着。
⑤ 如果被蜱虫叮咬,不可自行去除蜱,应立即前往医院,尽快取出蜱,迅速评估病情,对症治疗,同时注意外伤后破伤风的预防。
来源:宁波发布
浙ICP备12005551号-3 网上视听传播许可证 1103013
公安机关备案号 3302030200073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8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浙)字第01362号
版权所有 宁波宁聚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2002-2025 nbtv.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