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广电网首页

AI技术“复活”逝者商业化:必须用好这把双刃剑

2025-04-03 21:12:54 编辑:王乐挺 责编:王璐蕾

AI“复活”技术,可以通过合成逝者的声音、形象甚至对话,为生者提供短暂的情感寄托。然而,该业务涉及法律、伦理和生死观等敏感话题,可能会导致一系列潜在风险。

AI只能模拟逝者的表面特征,无法真正复刻其人格、情感和思想,商业化运作,可能导致数字形象空洞化,甚至扭曲逝者的真实形象。

AI“复活”逝者,会冲淡正常的情思和哀悼,挑战传统丧葬文化。这种虚拟的“重逢”,也可能让有些人不愿接受亲人离世的现实,甚至可能影响其心理健康。

AI“复活”逝者,开始商业化运作,运作公司就会把追求规模、效益放在首位,往往不择手段,甚至违背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规,给利益相关方造成损失和伤害。

比如,有些博主为追求流量,用AI技术“复活”已逝明星,吸引了大批粉丝追捧。“复活”去世明星,没有征得其家人的同意和授权,可能侵犯逝者的肖像权、名誉权。

《民法典》规定,逝者不享受民事权利,但其人格权益还是受法律保护的。AI“复活”逝者,已经形成了一条产业链,必须警惕其潜在风险,以防被不法分子用于诈骗、造谣等。

AI“复活”逝者,是把双刃剑,关键在于平衡人文关怀与科技伦理,确保技术应用尊重逝者、保护生者,合理发展。当务之急,是厘清该项业务的法律边界,包括业务准入以及数据的采集、存储、使用等条件和范围,并出台和完善对违规者的处罚措施。

原文链接:https://ypstatic.cnnb.com.cn/yppage-share/news/share/news_detail?modeType=0&newsId=67ee4036e4b0a6981fbc7c12

来源:甬派

品牌
第一测试
直播宁波 航拍宁波
宁聚 心理健康
广电
直播 点播
动态 主持
集团 广告
新闻
宁波 国内
V观 图片
时评 专题

浙ICP备12005551号-3 网上视听传播许可证 1103013

公安机关备案号 3302030200073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8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浙)字第0136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自律公约》 《网络信息服务信用承诺书》

版权所有 宁波宁聚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2002-2025 nbtv.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