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
近年来,宁波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持续深化“六大变革”,聚焦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高水平环境,实现了改革从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
为充分展示宁波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探索、新举措、新成效, 浙江日报宁波分社联合宁波市委改革办,推出《深化改革看宁波》专题,关注一批标志性的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成果,展现宁波担当。
宁波依山傍海,自然资源及资产丰富。2024年,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宁波市人大常委会首次开展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监督的评价试点工作,通过构建科学评价体系,有效破解了国有资产监督中“看不懂、审不清、督不准”等难题。
当前,全国各地人大对企业国有资产、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等四大类国有资产实施全面监督,其中自然资源及资产因其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管理复杂、专业性强,在管理体制、监督机制、价值量核算、考核评价等方面仍处于研究和摸索阶段,开展精准监督难度较高。
“许多人大代表反映,针对量大面广的自然资源资产,在行权履职中普遍存在‘看不懂、审不清、督不准’等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监督的深度、力度和效度。”宁波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主任竺培楠说。
为了更好地了解宁波市自然资源资产的“底数”,进一步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和管理,宁波市人大常委会立足人大职能定位,着力研究、构建和运用一套科学合理、系统完备、实用管用的量化监督评价体系。
2024年5月,江北人大围绕国有自然资源管理和规划用地工作开展“代表夜聊”主题活动 通讯员供图
为提升指标设计的科学性、实用性,宁波市人大常委会会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自然资源部、浙江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宁波大学、宁波市发展规划研究院、市测绘研究院、市国际投资咨询公司等10余家单位50多位专家共同参与,梳理国家、省、市有关法规政策160余件,召开座谈会30余场,组织实地调研20余次,向政府部门和各区(县、市)人大征求4轮意见,收集相关意见建议181条。
在理论研究和体系构建中,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吸纳各方意见,重点围绕资产状况、管理工作、管理成效、改革创新等四个维度,对指标的赋分权重、取数对象、评分标准、评价依据等进行深入研究和充分论证。这其中,资源资产状况是评价的基础指标,主要评价政府对土地、水、海洋、湿地、森林、矿产、自然保护地等7类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底数(首次覆盖实物量和价值量)、资产变动、资产配置使用等资产状况掌握情况。
最终,经过各方研究论证,结合代表、专家的意见建议和各部门、区县的多轮反馈,形成了覆盖7类资源、3个层级、52项指标的《宁波市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人大监督评价指标体系》。
研究构建评价体系,是为了落地实践和推广应用。2024年11月,宁波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随即指标体系也迎来了首次“实战应用”。
围绕“谁来评、怎么评、评价结果怎么用”等核心问题,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专业领域的人大代表、行业专家、高校学者、专业机构,成立试点工作评审组,通过部门自评、专家审查、专题研讨、实地踏勘、集体评审等“五评五督”程序,相继开展了一系列的评价应用工作。
“根据各项指标评价得分的汇总情况,2023年度宁波市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综合评价得分为87.51分,其中资产底数状况、管理工作情况的评级为优秀,管理绩效情况的评级为良好,主要是在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建设、海洋资源环境保护、地表水质目标完成情况等方面出现失分。”宁波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副主任姚尧岳说,这一得分与实际工作、调研情况及佐证材料基本相符,也得到了代表们的广泛认可。
2024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副主任钱夫中专题来甬指导试点工作 通讯员供图
结合前期调研和指标评价情况,梳理形成5方面93个问题清单,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向市政府提出3大类9方面的审议意见,以及制定国土空间规划条例的配套文件、修订更新土地储备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办法、落实完善城市地质安全风险防控相关制度、加强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和管护等建章立制的5项具体建议,起到了摸清底数、发现问题、提升管理、助力发展的重要作用。
按照全国人大的相关要求,试点工作也向各区(县、市)人大作了联动延伸,实现了扩面提质。2024年,指标体系已在江北、象山、海曙、奉化等4个区县开展应用。为进一步深化联动、凝聚合力,2025年,镇海、北仑、慈溪、宁海等地人大也将对同级政府的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开展监督评价。去年底,这套监督评价体系以指导意见形式印发至各区(县、市)人大,通过健全完善人大监督评价、跟踪督办、督促整改问责、联网监督等机制,推动提升全市人大国有资产监督的工作质量和整体水平。
下一步,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将围绕“理论成果、实践成果、改革成果”齐向发力,立足职能定位、坚持守正创新、强化系统观念,依法履行人大国有资产监督职能,推进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制度深化拓展,实现人大国有资产监督工作提质增效。
来源:潮新闻
浙ICP备12005551号-3 网上视听传播许可证 1103013
公安机关备案号 3302030200073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8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浙)字第01362号
版权所有 宁波宁聚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2002-2025 nbtv.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