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广电网首页

上榜《人民日报》,看偏科中职生如何“玩”出新赛道

2025-05-09 15:52:00 编辑:孙薇 责编:王璐蕾

爱玩,是上高中以前徐天骏最明显的标签。

会玩,是职高生徐天骏的最强技能。

“玩”着示教器上的摇杆,“玩”着一串串复杂的代码,徐天骏作为宁波唯一获得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国家奖学金的学生代表,登上《人民日报》。

近日,《人民日报》公布了2023—2024学年度本专科生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镇海职教中心的徐天骏凭优异成绩,从2万余名获奖中职生中脱颖而出荣耀上榜。

5月8日一早,我们就在镇海职教中心一楼集训室里“逮”到了徐天骏。他快速在电脑上敲下几行代码,认真观察机器人模拟工业芯片分拣的路径。“昨天睡觉前一直在思考怎么把路径再优化,我改了几个数据,发现有一些效果。”徐天骏一边演示一边和集训老师讨论着。

深夜复盘,是徐天骏这几年始终保持的习惯。“因为科学证明睡眠时大脑仍在处理信息。”徐天骏总是默默告诉自己,明天一定可以比今天做得更好。

在不断试错、修改的实践中,集训代码量被徐天骏成功缩减——从原本完成一整套机械程序代码需要1500行至2000行,变成了如今的1000行左右,给同学们的竞赛成绩和技能水平带来明显提升。“说起来,好像值得小小骄傲一下。”徐天骏不好意思地笑了。

2024年,徐天骏和队友拿下了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中职组)装备制造赛道—智能制造设备技术应用组(赛项)团体金奖。这是中职生在国内技能领域的最高奖,含金量极高。作为团队的头号“大神”,徐天骏自认为是有些天赋在身上的:“有,但不多。准确来说,是1%的天赋+99%的努力。”

“高一技能竞赛集训队选拔,我是22级唯一入选的学生。”徐天骏第一次发现,程序的编写和从小爱玩的搭积木一样考验逻辑思维,家长和老师不理解的游戏指法和机器人摇杆操作一样考验“感觉”。玩,好像有了正确的打开方式。也是从那一刻起,徐天骏找到了自己的方向——走竞赛道路,考上好的大学,做一个技术型人才。

一开始,徐天骏并不被大家看好。正是最爱玩的年纪,面对枯燥的数字和机器,他能坚持下来吗?“以前学习成绩不好、考试排名靠后,并没有那么强的好胜心。但人一旦有了目标,就不想输了。”徐天骏说。刚入集训队时需要和学长组队完成代码编写,徐天骏准备了很久的代码最终没有被学长和老师认可,在对比了学长的成果后,他意识到自己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缺乏实战经验。

逆袭的起点总是藏在日复一日的努力中。徐天骏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把每一天都做了规划安排。除了深夜复盘,徐天骏把早起后的十几分钟用来巩固自己前一天学习的最难知识点。周一至周六,每天至少10个小时在集训室里进行训练、模拟、试验。周日则安排自学,除了回家吃饭睡觉,其余时间都在培菊图书馆学习、查资料。“编写一条完美的轨迹编码,和玩游戏carry全场一样,有意思。”徐天骏知道,每个拼命挣扎的日子,都在悄悄改写未来人生的轨迹。

去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选拔前,因为新增了讲解阐述环节,不善言辞的徐天骏并不是第一人选。没想到在最终选拔时,他断层第一拿下比赛名额。原来,徐天骏不想错失机会,每天集训结束后继续给自己加课,一边练习讲一边让同学拍下来,回看后再改进不足。“他是一个非常自律的孩子,一旦认准了目标就会坚定地走下去。”班主任蒋巧玲对于徐天骏的逆袭一点也不意外,“他偏科严重,学校搭建的竞赛平台把他的优势挖掘出来了。在得到认可后,他越受鼓励就做得越好。”

如今,走在职教中心熟悉的校园道路上,徐天骏常常想起2022年秋天那个迷茫的自己——坐在学校大礼堂里,看着台上领奖学金的学姐学长一脸羡慕。他想对那时候的自己说,别羡慕,你即将解锁人生最酷的逆袭剧本。


来源:潮新闻 ​共享联盟·镇海

品牌
第一测试
直播宁波 航拍宁波
宁聚 心理健康
广电
直播 点播
动态 主持
集团 广告
新闻
宁波 国内
V观 图片
时评 专题

浙ICP备12005551号-3 网上视听传播许可证 1103013

公安机关备案号 3302030200073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8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浙)字第0136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自律公约》 《网络信息服务信用承诺书》

版权所有 宁波宁聚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2002-2025 nbtv.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