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浙江卫视《浙江新闻联播》播出报道《携手中东欧 合作向未来 双向奔赴 互利共赢 浙江与中东欧国家合作硕果累累》,聚焦今天在宁波闭幕的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博览会共吸引1.7万专业采购商参加,举办会议论坛、经贸洽谈等活动80余场,签约双向投资项目24个,见证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合作。
以下为报道原文——
为期4天的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今天在宁波闭幕。作为我国唯一面向中东欧国家的国家级机制性展会,博览会共吸引1.7万专业采购商参加,举办会议论坛、经贸洽谈等活动80余场,签约双向投资项目24个,见证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合作。
博览会最后一天,现场热度依旧不减。作为首次参展的国家,奥地利企业带来的乳制品受到热捧。
宁波杰亚丝路进出口有限公司工作人员 马春亚:现场是非常火爆的,包括我们展位上很多产品都已经卖断货了。
本届博览会除传统的中东欧国家外,英、法、德等9个西欧和南欧国家的商品首次集中亮相。从中东欧到“中东欧+”的多元格局,博览会溢出效应正在持续释放。
意大利托比亚咖啡中国代理商 高逸琦:这次参加中东欧博览会,也是因为看中这个平台的影响力,我们还可以跟更多的经销商、采购商进行交流,能把我们的产品向国内的市场进行推广。
保加利亚参展代表 安东:博览会就像一座桥梁,让保加利亚的“玫瑰之香”飘进中国千万家庭,也让我们感受到中国市场的蓬勃活力。期待下一届展会,我们能带着更多中保合作研发的新产品再来赴约。
跨越10年的盛会,见证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往来结出的累累硕果。2015年,中东欧博览会前身,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博览会在宁波举办。正是在这一届展会上,陈薏结识了她的第一个中东欧客户,并成为波兰某牛奶品牌的中国总代理。
宁波帝加唯达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薏:2015年(公司)第一个集装箱的牛奶就从波兰到了中国,开启了我进口中东欧产品之路,坚持不懈地让它在中国全国大地上开花。
一年一届的博览会让陈薏结识了越来越多来自不同国家的贸易伙伴。在本届博览会上,她又与保加利亚等国的新供货商达成了合作。
保加利亚参展商 维娜:我相信中国的企业会全力以赴,帮我们拓宽在中国市场的销路。
为更好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2019年,博览会从地方性展会升格为国家级展会,成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的核心平台,参展规模从首届的数百家增至3000多家,参展品类从农产品、日用品延伸至高端制造、智能设备、绿色能源等前沿板块。同时,更高层级的制度型开放政策也为经贸往来注入了新动能。
近日举行的中国—中东欧国家海关检验检疫合作对话会上,保加利亚西红花、克罗地亚金枪鱼获得输华许可。至此,中东欧国家已有126种农食产品获准进入中国市场。
海关总署副署长 赵增连:精准破解在货物通关、农食产品准入等领域的难题,探索构建中国—中东欧国家海关协同治理新模式,显著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为突破传统贸易边界,各国正在科技创新与人文交流等领域开辟全新合作空间。在青年科技人才交流活动现场,多国机构共同签订协同创新合作网络,通过整合中东欧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优势与中国供应链优势,助力前沿技术加速实现产业化落地。
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创新中心主任 弗兰:这次签约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我希望这将为克罗地亚和中欧国家与中国建立起一座新的桥梁,一个美好的未来就在我们眼前。
从展览展示到会议活动,从经贸洽谈到投资促进,从人文交流到主宾国、主题省活动,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搭建起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立体合作架构。
波黑拉克塔希市市长 博基奇: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加强彼此间的学习交流。接下来我们也将组织企业,进一步跟中国公司接洽。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谢贵平:合作国家也会越来越多,合作层次也会越来越高,未来这种变化,合作的领域肯定还会拓展,投资的规模还会进一步扩大,会进一步推动中欧之间的政治互信和民心相通。
来源:浙江卫视
浙ICP备12005551号-3 网上视听传播许可证 1103013
公安机关备案号 3302030200073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8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浙)字第01362号
版权所有 宁波宁聚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2002-2025 nbtv.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