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承担着保障国土安全、维护沿海地区治安稳定的重要职责使命。近年来,浙江公安海防部门按照省厅党委部署要求,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聚焦防范化解涉海重大安全风险,切实加强出海船舶治安管理,严密港口、岛屿、海岸线治安防控,依法打击涉海突出犯罪活动,主动服务保障我省海洋强省建设,不断夯实沿海治安防线。浙江公安集中公布一批公安海防部门助力发展海洋经济的典型事例,主要包括公安海防部门根据职责任务,主动靠前服务,为我省海洋经济强省建设保驾护航的先行探索。
浙江省公安厅海防管理总队负责人表示,全省公安海防部门将锚定服务海洋强省建设这一总目标,一体推进共富警务、共治警务、生态警务建设,持续优化各项服务保障海洋经济发展举措,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浙江公安海防管理典型事例
一、宁波象山推进县域反走私治理保障海洋经济发展
近年来,象山县公安局积极推动反走私县域治理新实践,联合全县涉海部门成立县级反走私合成作战中心,组建专业化海上执法队伍,整合14个涉海部门数据建成反走私数字化平台,创新研发第4代智能限高杆,推出陆地“五道防线”、洋面“三圈一点”、岸边“三色监管”等一系列经验做法。持续深化海上事务联管共治,推行“警民说事”“渔嫂说事”“红帆船队”等治理方式,全县355个行政村实现“无走私村”全覆盖,近3年走私发案数年均下降53.3%,实现“稳秩序、优营商”,有力维护社会稳定、保障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温州苍南构建海防融治体系助推“168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苍南县公安局立足168公里海岸线管护实际,依托智慧海防指挥中心等应用平台,积极打造“三级联动”防控网络,精准实施“三清三控”固本清源工程,构建机制、科技、要素“三融一体”智慧海防治理体系,形成“陆海统筹、智慧管控、协同共治”新格局。2024年以来,共查获涉海案件43起,案值超1.6亿元,涉海类警情同比下降17.6%,沿线文旅创收同比增长53.9%,实现海岸线综合治理与经济价值转化双提升。
三、舟山定海推进远洋警务建设助力远洋企业走稳走实走远
近年来,舟山定海公安分局立足全国最大的远洋渔业捕捞生产基地,聚焦远洋渔企“安全出海、出海安全”,围绕出海前、航行中、归港后三大环节风险隐患治理和企业海外利益保护,创新构建远洋警务“123”工作体系,开发“智航远洋”数字化应用,集成“多跨融治、云上智治、企船自治、海外协治”,从基地港口、深海远洋到异国海外,全链条护航远洋渔业驶出国门,驶向世界。2024年以来,联合开展海上远程救助163次,预警规避恶劣气候作业、违规跨界捕捞作业72次。
四、舟山岱山打造“平安枢纽·江海共富”品牌护航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
近年来,岱山县公安局立足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创新打造“平安枢纽·江海共富”品牌,推动区域安全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建成海陆共治警务中心,实体化运行黄泽山、小衢岛、鼠浪湖江海共富联勤驿站。研究制定覆盖12类风险点的刑事风险防范指引,创新“护企警令单”机制,化解涉海企业刑事风险11次,避免损失7.8亿元,精准服务企业发展。织密岸线巡防网,深化“警务+政务”立体防御网络,筑牢功能岛企业“零侵害、零发案、零受损”安全屏障,为海岛县域共同富裕注入公安动能。
五、台州三门创新“三聚焦三联动”工作模式护航海洋经济发展
近年来,三门县公安局创新“三聚焦三联动”工作模式,以共治路径推动海洋治理高效协同,以高水平安全护航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聚焦企业需求,设置2个海防警务室,配备联络警官27名,建立“局领导、所领导、社区民警”三级联系制度和涉海企业走访清单,主动上门、分类施策解决涉海企业“急难愁盼”问题。聚焦港区和谐,推动岸上网格向海上延伸,建立海域实体网格3个、浙北渔场虚拟网格1个,畅通“港区警官+网格员”联动机制,感知并化解矛盾纠纷。聚焦海域平安,参与主导全省首个县级海上安全工作中心实体运行,强化涉海部门联合执法,打防联动防范走私风险。
来源:宁波公安
浙ICP备12005551号-3 网上视听传播许可证 1103013
公安机关备案号 3302030200073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8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浙)字第01362号
版权所有 宁波宁聚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2002-2025 nbtv.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