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2025)》发布,在全球43个国际航运中心城市的排名里,宁波舟山国际航运中心排到第七位,比去年再进一位。
提升综合实力,是浙江推进世界一流强港建设的长期目标。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提出“打造世界一流强港”的五周年,从2021年首次进入全球前十行列,到2023、2024、2025年各前进一位,宁波舟山实现“五年四级跳”。
亚太崛起
先来看指数的组成,它涵盖港口条件、航运服务和综合环境三个维度、16项二级指标。从2014年首次发布以来,新波指数已经成为全球航运领域最具权威性的评价体系之一。
很多人注意到,排名的主体是宁波舟山,而不是宁波舟山港。这说明不仅要看港口的硬件实力,还要评价港口所在区域的软件生态,比如港航服务、营商环境、港城联动能力。
2024年,全球经贸持续复苏,全球港口展现出亚洲领跑、欧美追赶的形势。
从近三年的排名变化来看,前六名保持不变,2-4名的伦敦、上海、香港得分差距缩小,首位的新加坡拉开了差距;7-9名位次轮转,2023年汉堡为首、2024年雅典-比雷埃夫斯为首,今年宁波舟山成为第7。
在前20名中,我国还有广州、青岛、深圳、天津等4个国际航运中心上榜,前二者和釜山、东京形成竞争。今年青岛前进两位,广州和天津各进一位,分别为第13、12、18,深圳继续保持第17。
“全球航运中心和全球贸易格局的持续东移,中国从航运大国向航运强国迈进。”指数发布方中国经济信息社总裁曹文忠认为,“宁波舟山的突破,折射出亚太地区的港口集群有群体性崛起的趋势,全球港航业的秩序有深度重塑的可能。”
宁波舟山有着过硬的港口条件。
据省海港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宁波舟山完成货物吞吐量13.77亿吨,同比增长4%,连续16年领跑全球。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93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1%,增幅创近7年来新高,稳居世界第三。
今年上半年,宁波舟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104.8万标准箱,同比增长9.8%,创历史同期新高,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大港。
攀升的生产数据背后,是基础设施托底。
目前,宁波舟山已拥有全球首个双“千万箱级”单体集装箱码头,矿石、油气、煤炭三大亿吨级大宗散货泊位群也已成型。第三个千万级集装箱泊位群——六横港区佛渡作业区,通航能力提升工程于去年年底开工。
去年10月,《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2035年)》获得批复,加快建设“一港两核二十区”,未来的增长引擎正在布局。
主攻“软实力”
“软实力”是从大港向强港进阶的关键。今年在航运服务方面,新加坡超过伦敦,上海、香港、雅典等城市紧随其后。
航运服务业、特别是高端港航服务业是宁波舟山继续进位的突破口,它更需要顶层设计、全域规划。去年,浙江发布全国首个省级航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规划,设立专项基金支持港产城贸联动发展,加快汇聚全球航运要素。
具体看细分领域,船舶工程服务和和船舶经营服务是宁波舟山的两大优势。
作为全球最大的船舶修理改装基地,舟山拥有全球修船前十企业5家,占据修船业全球份额20%,去年,船舶工业规上总产值达416.9亿元,同比增长26.1%。
通过核心技术国产化攻关,宁波舟山的船舶修造产品结构逐步趋向高端。去年,16项产品被认定为国家或浙江省首台(套),国际首艘集装箱船甲醇双燃料动力改装项目交付,在产业优势基础上持续转型升级。
船舶经营方面,宁波舟山有472家水运货运企业、94家船舶管理公司,全省最大集装箱班轮企业宁波远洋运力排名升至全球第24名,水路运输企业不断集聚,运营船队规模稳步增长。
其中,船加油产业发展提速。去年,宁波舟山的外轮供应产值达到44.1亿美元,同比增长9.8%,特别是船舶保税燃料供应量达到793.1万吨,同比增长12.6%,宁波舟山已成为全球第四大加油港、全国三大LNG加注港之一。
此外,在航运金融服务、航运经纪服务、海事法律服务等方面,浙江还在迎头赶上。
比如航运金融服务,今年上半年,浙江上线全国首个海事金融服务平台,推出全国首个非接触退税便利举措。宁波舟山已有73家银行提供港航产业融资服务、62家保险公司提供航运保险服务。
再如航运经纪服务,今年上半年,浙江拍船网完成船舶交易额52.4亿元,创历史新高。宁波舟山已引入国际船舶代理企业319家,国际货运代理企业超6000家,全省船舶交易市场船舶交易额去年完成102亿元。
浙江省海经厅相关负责人告诉涌金君,宁波舟山还要加大知名航运法务、海事仲裁、海运金融与保险等专业机构引进力度,培育高端航运服务产业集群,优化海事综合服务模式,打造东北亚保税船燃加注中心,继续增强“软实力”。
嵌入全球网络
2025年,全球贸易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增加。在“效率优先”和“韧性至上”两大趋势的推动下,全球供应链正在深度调整和重塑。
作为全球贸易运行的枢纽,港口已经从简单装卸货物的场所,升级成影响全球经济韧性的关键节点。
今年和“新波指数”同步,还发布了《全球系统重要性港口研究报告》等创新成果。“从航运网络、物流服务、港城经贸、物资保障四个维度,我们解构港口节点对全球贸易与供应链网络运行的全局影响力,为全球供应链的韧性建设提供参考。”新华指数研究院航运交通研究员李宗佺介绍。
具体来看,四大维度各有侧重:航运网络像给港口画“社交圈”,通过分析航线连接情况,算出它在全球航运网中的不可替代性;
物流服务则关注港口的应变速度,比如装卸货快不快、应对突发状况(如台风、拥堵)的能力如何,这直接关系到供应链能否“不断链”;
港城经贸更像看港口“带飞”城市的本事——一个港口繁荣与否,往往能带动周边产业、就业甚至城市经济,这份报告就用数据量化了这种联动效应;
物资保障则是港口的战略储备角色,尤其在能源、粮食等关键物资运输中,港口能否稳定供应,直接影响着全球市场的“安全感”。
宁波舟山在前两项处于第一梯队,在港城经贸方面领先。
浙江省海经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宁波舟山还要开辟一批面向跨境电商、冷链物流、高端装备等领域的海运直达快线,深化宁波、舟山海上交通一体化组织机制,统筹规划和管理跨区域锚地和航道资源,推动国际集装箱船舶平均在泊非作业时间压减40%以上。
同时,积极创新海事行政审批绿色通道,推动“新三样”产品便利“出海”,推广海运与内陆全程“一单制”运输模式,推进集装箱海运准点降本计划,力争全年为广大航运企业降本增效4亿元。
省海港集团 供图
记者 胡静漪 通讯员 蒋永铭 何怡青 洪宇翔
来源:潮新闻
浙ICP备12005551号-3 网上视听传播许可证 1103013
公安机关备案号 3302030200073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8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浙)字第01362号
版权所有 宁波宁聚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2002-2025 nbtv.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