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广电网首页

争当高质量发展行动派实干家丨巧借高校“外脑” “瞪羚”跑出加速度

2025-03-31 09:29:28 编辑:钱奕男 责编:王璐蕾

瞪羚企业是新兴产业的先行者,为了给创新型企业发展营造更好环境,近年来,杭州市充分借力高校资源,帮助企业引育“外脑”,抢占市场先机。

眼前这款浙产助听器虽然外形普通,但它能根据不同环境进行线上校准,佩戴舒适度和清晰度都比传统产品明显提升。

惠耳听力人工智能听觉研发中心主任 史文迪:这个助听器会记录你当天的声学环境,上传到我们云端服务器,通过大数据处理分析以后,它会生成一个校准值,会回传到这个助听器里。

实时校准的背后,是强大的数据收集、传输和分析能力。但在研发之初,这项技术久攻不下,一度困扰着史文迪。企业得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有相关的研究课题,主动上门求助。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教师 胡 彬: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和他们合作,采用一些深度学习以及大数据相关的技术,为他们开发了一个全自动化的听力数据采集和清洗软件。

针对企业的难题,杭电计算机学院的大数据团队拿出了10多年科研成果,帮助企业定向开发新系统。 如今,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在滨江设立研究院,针对区内企业需求集中的大模型、数字孪生等技术,汇聚计算机学院、电子信息学院等6个优势学科的10多支科研团队,目前已和30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滨江研究院院长 俞东进:我们这个平台有一个很大的一个职能,就是通过搭建企业跟学校之间的桥梁。学校里很多老师实验室都有一些成果,这些成果如果跟我们企业的需求实现精准对接的话,双方都有利的。

近年来,杭州结合高校集中优势,大力探索校院企高层次人才“互聘共享”、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等举措,鼓励瞪羚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研发,优化企业创新生态。在浙江大学等一批在杭高校支持下,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鲲鹏生态创新中心、生命组学大数据创新联合体等相继落户各区。去年,全市产学研合作项目达1500个。

省发展规划院创新与高技术发展研究室主任 俞翔:通过企业出题,高校平台来解题答题,政府来助题这么一种方式,在这合作中,能够比较好的一个产生经济效益,能够直接转化成企业的成果。

今年,杭州公布了首批概念验证中心,专注于生物医药、光电智能感知、智能汽车等前沿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建设单位包括浙江大学、西湖大学、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等高校院所,并支持企业建设中试基地,为创新再添一把火。

前不久,中昊芯英就与浙江大学等开展三方合作,企业自制高性能AI服务器,高校负责实践应用和技术升级。

中昊芯英创始人 杨龚轶凡:当他们在使用过程当中,开发出新的大模型,新的品种,新的算法,我们芯片的迭代就可以根据这些方向去进行调整。

接下来,杭州还将持续推动环大学、大科创平台创新生态圈建设,加快形成从基础研究到技术攻关再到产业化的完整链条。

来源:中国蓝新闻

品牌
第一测试
直播宁波 航拍宁波
宁聚 心理健康
广电
直播 点播
动态 主持
集团 广告
新闻
宁波 国内
V观 图片
时评 专题

浙ICP备12005551号-3 网上视听传播许可证 1103013

公安机关备案号 3302030200073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8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浙)字第0136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自律公约》 《网络信息服务信用承诺书》

版权所有 宁波宁聚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2002-2025 nbtv.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