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甬江、姚江、奉化江三江交汇处,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辖区内的天一商圈是宁波市唯一“百亿级”商圈。商圈涵盖11栋商务楼宇、1个商业广场、1个商业步行街、5个大型商场、2个市场,服务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以下简称“两新”组织)2000余家,从业人员2万余名。
今年以来,海曙区委社会工作部聚焦商圈楼宇党建工作,不断盘活各类资源,探索形成“在最前沿处探索标准化服务、在最薄弱处扩大全域化覆盖、在最细微处织密网格化管理、在最困难处推进多元化治理、在最复杂处加速数字化赋能”的“五最五化”锋领工作法,致力于将新兴领域的活跃地带打造为商圈党建工作的示范标杆。
寻求党群服务
“乘数效应”
海曙区将社区概念融入商圈规范化服务中,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社区建设的意见》,牵手全国范围内8个商圈共同成立“城市核心商圈高质量发展党建联建”,正式开启商圈治理的新篇章。
“按照场所集中、功能集成、开放共享的原则,社区构建集党建宣传、企业服务、议事协商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打造护企优商服务中心、首店护航基地、‘有事说事’红色议事会等载体,建成‘10分钟服务圈’,为‘两新’组织提供优质党课、职业技能培训等多项服务。”天一商圈商业社区党委书记王璐介绍。
“我们配备了AED设备(自动体外除颤器),却没有人会操作,紧急时刻要用怎么办?”
在天一商圈商业社区举行的“‘益企咖啡’集众智护企优商促发展”红色议事会上,恒泰大厦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提出问题,另有几个企业党组织负责人也有相同疑惑。天一商圈商业社区党委立即统筹协调,邀请区红十字会专业讲师面向辖区单位常态化开展应急救援培训,并在商圈范围内协调安装AED设备8台。
同时,天一商圈商业社区党委协同工青妇等群团组织,打造20余支常驻辖区的志愿服务团队,创设“楼宇医小时”等载体,开展爱心助学、“一企一技”直播竞赛等公益活动,为辖区“两新”组织从业人员提供关怀。“孩子能在这个夏令营学习知识、结交新朋友,我们家长就放心了。”美团天一燕尔北站的外卖配送员高明说。
激发党员教育
“叠加效应”
在天一商圈,剧本杀、密室逃脱、桌游等各类商铺集聚,如何把年轻党员和青年人团结凝聚起来?天一商圈商业社区作出有益探索。
“社区党委结合当下青年追逐的热点,开展‘锋领寻迹’系列活动,组织‘两新’组织党员打卡,创作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剧本《星星之火》,探索更加时尚、更接地气、更有效果的教育形式。”海曙区委社会工作部常务副部长、区委“两新”工委书记李苏苗介绍。
天一商圈商业社区还以合并同类项形式聚焦需求,推出“锋领学校”“红色信仰线”“共享党课”等党员教育实践品牌,打造“锋领直播间”党员线上教育新阵地,邀请党建讲师、业务能手、行业专家开展情景党课互动教学,将一人讲、众人听的传统课堂培训转变为上下联动、全员参与的全景培训。同时,依托“天一青年宣讲驿站”中心站点,结合“天一青年演讲俱乐部”“天一青年读书会”等资源,为商圈党组织、党员量身定制宣讲内容,打造了“红色宣讲员”队伍,定期开展“学党史、悟思想”、主题教育学习研讨等主题沙龙活动,引导商圈里的青年人由“台下听”转变为“台上讲”。
“在天一商圈商业社区的精心组织安排下,我体验到了不同的党性教育课程,每次课程结束都很期待下次再与各位年轻党员互动交流。”天一商圈“新锋潮”功能型党支部书记杜晓君说。
催生商圈建设
“聚合效应”
作为宁波市人流量最大的商圈,天一商圈里的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每天在这里穿梭。服务凝聚好这个群体是商业社区的重要工作之一。
在宁波市委“两新”工委、市场监管局的指导下,海曙区在天一商圈成立全市首个网约配送行业党组织“甬骑先锋”,管理党员外卖配送员。
今年8月,海曙区在天一商圈率先启动“友好商圈”建设,发布了暖“新”八大场景,同时评选了21名“先锋骑手”,引导他们主动认领文明骑行示范岗、光盘行动宣传岗等志愿服务岗位,发挥他们走街串巷、遍布城乡的优势,化身基层治理的流动“哨兵”、移动“探头”。
海曙区还发动3家爱心企业,注资6万元成立“新”有所“曙”小哥关爱基金,重点在求学深造、担当作为、意外事故和重病救助等方面为新就业群体及其家属提供权益保障和困难帮扶。海曙区江厦街道党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街道将进一步加强资源的统筹整合,持续推动新兴领域力量融入社会工作大局。
来源:宁波市委社会工作部
浙ICP备12005551号-3 网上视听传播许可证 1103013
公安机关备案号 3302030200073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8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浙)字第01362号
版权所有 宁波宁聚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2002-2025 nbtv.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