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广电网首页

这些宁波人的心头好,满口都是春天的味道

2025-04-04 10:09:08 编辑:周雅雅 责编:徐佳艳


青团、黑米饭染着天然色彩

春笋、螺蛳炒出鲜香锅气

白鹅、蛏子肉质肥嫩

……

这些清明时令美食

是宁波人的心头好

每尝一口都是春天的味道

↓↓

青团、麻糍、黑饭糕

青团、麻糍、黑饭糕,是宁波人清明祭祖的点心。

做青团和麻糍,艾青必不可少 。而黑饭糕用糯米浸泡杨桐树的嫩叶(民间俗称“黑饭叶”“柴脑”)汁后蒸煮而成。

▲黑饭叶

▲艾草

这三样清明点心中,青团比较具有代表性。光是里面的馅料,就有黄豆、豆沙、松花、芝麻、咸菜等多种。有的地方会在外面再裹上一层糯米,口感更丰富。


▲青团

麻糍也是非常受宁波人喜爱的清明点心。制作麻糍时,比较辛苦的一道工序就是“手打”。在石臼里,麻糍越捣越香糯,再铺上一层松花粉,更添一份醇香。


▲“手打”工序

黑饭糕制作前要去山上采摘黑饭叶,捣碎后榨出汁水,倒入糯米,浸泡一个晚上。第二天将浸泡好的黑米倒入电饭煲,煮熟后拌入白糖,盛入方盒压实,冷却后切成小块黑饭糕,油光乌亮,自带清香。


▲黑饭糕

春笋

俗话说“食过春笋,方知春之味。”

清明时节,宁波人的餐桌上,春笋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

大雷村“黄泥拱”毛笋很有名,被很多吃货列入宁波春季必吃榜单。大雷村地处四明山边缘,隶属有“中国竹笋之乡”之称的海曙区横街镇。竹山上,黄泥地松软潮润、土质肥沃,长出来的毛笋嫩脆无比……

▲“黄泥拱”毛笋

追求新鲜,是对“黄泥拱”的最大尊重,无论是简单的红烧、做咸齑汤或是㸆肉,笋都能将“鲜”体现得淋漓尽致。

▲“黄泥拱”㸆肉

除了“黄泥拱”外,鲜嫩爽口、甜而不涩的雷笋,也很对宁波人的胃口。

奉化溪口、萧王庙一带的土质非常适宜雷笋生长,口感尤为脆嫩。刚刚挖出来的新鲜雷笋,笋壳呈棕红色,泛着好看的自然光泽,剥去笋壳后,笋肉嫩白,散发出清新的笋香味。


▲雷笋

雷笋较为经典的吃法是油焖笋。将雷笋切成两寸见长的条状,有序码入大锅。添加上好的食用油和酱油,大锅㸆七八个小时后,每小块雷笋都充分吸收调料,变得油润、香气十足。

清明鹅、螺蛳、蛏子

一年之中,有四个时节的鹅肉堪称至美,即冬至鹅、清明鹅、菜花鹅、夏至鹅,而清明鹅则是众多食客心中最为熟悉且难以割舍的春日珍馐。

宁波人喜欢吃白斩鹅和烧鹅,这都是上得了台面的硬菜。宁波民间有鹅头开荤的习俗,寓意小孩子蹒跚学步跌倒时,就会昂首挺胸,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阔步前行。


清明前后是食用螺蛳的最佳时令,此时螺肉肥美,有“清明螺,肥似鹅”的说法。或清炒或酱爆,各有风味。螺肉鲜美,嘬上一口,吃了就停不下来。

宁波东钱湖的螺蛳是“钱湖四宝”之一,有“钱湖之吻”的美称。钱湖的螺蛳个头不大,壳薄肉嫩,属于螺蛳中的上品。

经过漫长冬季的蛰伏,到了春天,躲在滩涂里休养生息的蛏子只只肉肥体壮。刚捕捞上来的蛏子浑身泥乎乎的,洗净并用淡盐水暂养半个到一个小时,让其一呼一吸吐尽肚子里残存的泥沙后,即可烹煮。

蛏子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水煮蛏子、雪汁蒸蛏子、葱油蛏子、蛏子肉煮夜开花羹等都是宁波人的家常味道,一碗更比一碗鲜。

假期里

跟着小编一起来试试做

青团和麻糍吧

↓↓

将艾青叶清洗干净后,倒入添加了食用碱水或者小苏打的热水中,这一步不仅可以除去艾青叶的苦涩味,还可以尽可能地保留青翠的颜色。焯水2分钟后捞出沥干水分,放入料理机中搅成艾草泥。

然后加入糯米粉、面粉和适量开水,与艾草泥一起揉压成团。

把大团子取一部分摘成每只一两左右的青团剂子,用手掌压薄,嵌入黄豆粉、芝麻粉、咸菜笋丝等馅料,包圆,糯叽叽的青团就做成了。


将剩余的面团滚上厚厚的松花粉,用擀面杖摊平,切成手掌大小的块状,就成了艾青麻糍,口感清香。


你还知道有哪些清明时令美食?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来源:宁波发布

品牌
第一测试
直播宁波 航拍宁波
宁聚 心理健康
广电
直播 点播
动态 主持
集团 广告
新闻
宁波 国内
V观 图片
时评 专题

浙ICP备12005551号-3 网上视听传播许可证 1103013

公安机关备案号 3302030200073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8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浙)字第0136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自律公约》 《网络信息服务信用承诺书》

版权所有 宁波宁聚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2002-2025 nbtv.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