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广电网首页

甬江潮丨“氢车”已过万重山?

2025-07-10 09:43:18 孙薇 责编:王霄轩发布:孙薇 责编:王霄轩

新能源车=电动汽车?氢能源车,正在成为等式左边最大的变量。

镇海氢能源公交车交车发车仪式 共享联盟·镇海 颜宁 摄

7月9日上午,镇海氢能源公交车交车发车仪式举行。镇海区首批投放的5辆“375路”氢能源公交车从招宝山旅游风景区缓缓驶出,成为宁波首批正式运行的氢能源公交。从氢能班车、到重卡,再到如今的氢能源公交车,氢能源车一步步“跑”进百姓生活。氢能源车领域日本的专利壁垒还存在吗?在电动车强势渗透的背景下,氢能源车的机会在哪?未来,氢能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氢能源车“跑”到了哪一步?

氢能源车可分为氢内燃机车和氢燃料电池车,两者均以氢气为动力来源,但工作原理及环保性能迥异。

氢内燃机车的工作原理类似于传统内燃机,依靠燃烧氢气与空气中的氧气产生能量以推动车辆。

氢燃料电池车则利用氢气和氧气的电化学反应直接产生电能,进而驱动电动机运行车辆。该方案全程无燃烧过程,能量转换效率最高可达60%以上。

高效率和纯零排放的特性,让氢燃料电池车,成为氢能源车的主流方向。

宁波首批氢能源公交正式运行 共享联盟·镇海 颜宁

谈到氢能源车,绕不开日本。日本曾是氢能技术的全球霸主,丰田和本田等汽车公司,用大量的专利构建起了氢能源车的护城河。

不过,市场才是新技术的终极赛场。庞大的应用市场,让中国不仅在电动车领域独步全球,在氢能源车领域,也已经“超车”势头明显。

今年6月,日本东京数据分析机构Astamuse发布了一份震撼行业的报告:中国首次在氢能专利综合竞争力排名中超越日本,跃居全球第一。报告统计了2013—2022年全球约18万件氢能专利,覆盖制造、储存、运输、安全管理和应用五大领域,而中国在除“利用”外的四个领域全部登顶。

更惊人的是,中国电解槽产能已占全球60%,绿氢设备成本仅为欧洲的四分之一——这种碾压式优势,彻底改写了全球氢能技术格局。

中国氢能源车目前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大规模应用这股东风。以此次投放的5辆氢能源公交为例,这些车辆的“氢能心脏”全部由镇海本土企业制造。“该批氢能源公交配置5个165L的储氢罐,单次加氢仅需10分钟,补能速度快,完全可与燃油车相较;续航里程可达300公里,较同级别的纯电动公交有所提升,完美匹配公交车的高强度运营需求。”浙江鲲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市场经理史晓黎介绍说。 

目前,鲲华科技已在镇海累计投放超百台氢燃料电池重卡与通勤客车,用于港区及石化物流企业的市场化运营。

电动汽车的普及,走过了“最初的‌怀疑-‌‌认知重塑-‌‌主动选择”的社会接受过程。作为新事物,电动车走过的路,氢能源车同样少不了。

“目前,氢能源车已经走过了初期怀疑阶段,处于公众认知培育阶段。”浙江鲲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洪卫说,经过日本的氢能乘用车,国内重卡、通勤等场景氢能源车的前期试运营,公众对氢能源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接受度。

氢能重卡“环杭州湾高速氢走廊”首发活动现场。 拍友 卢琛琛 摄

在李洪卫看来,就像当初电动车率先从公交车破局一样,氢能公交车的投放,也具有标志性的意义。“因为公交车直接和社会公众发生联系了,这种切身的认识会带来更大的信任感。”

据了解,目前,除氢能源公交外,镇海已投用113辆氢能车辆,包括重卡、客车等,年减碳量超1.3万吨。未来,镇海将进一步拓展氢能在物流运输、港口作业等领域的应用,探索绿氢、绿醇、绿氨替代传统能源,打造绿色化工基地和绿色低碳港区。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不过眼下,氢能源车的“iPhone时刻”,还需要等待。

相比电动车只需要解决充电基础设施问题,氢能源车大规模普及,还面临上游氢气来源问题。尤其氢气制备与储存成本高,是氢能源车产业上游面临的主要瓶颈。

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厂工业副产氢资源丰富。镇海炼化供图

也是这个原因,目前很多城市都是依托石化产业的工业副产氢资源,开展氢能源布局。

“我们选择宁波、选择镇海,最主要的也是这里有氢源和场景优势。”李洪卫说,根据测算,仅仅镇海炼化一家企业的氢源,如果充分利用,就能同时支持6000辆公交和1200辆重卡,这在全国也是很突出的氢能源优势。

“氢能源车推广,主要还要破解买得起、用得起的问题。”李洪卫看来,氢能源车目前已经处于大规模应用的前夜,当前的关键是需要政府发挥产业引导作用,破解“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加氢设施完善、氢价下降,才能带动下游氢能源车应用;而反过来,只有氢能源车大规模应用,才能通过规模效应推动加氢设施完善、氢价下降。

据了解,目前一辆氢能重卡售价在100万元左右,而同等运力的柴油车售价只要30多万元。

同时,目前氢能价格普遍限制在35元每公斤,而业内普遍认为,氢能只有降至每公斤25元,应用成本才能与柴油价格大致持平。

由于加氢站建设成本动辄千万,而且对氢源依赖度高,目前,通过政府引导推动氢能源车先跑起来,是更为可行的方式。

镇海炼化加氢站操作员在加注氢气。镇海炼化供图

除了传统的购车补贴等举措,高速氢能源车免费政策,也是一项实招。5月16日,辽宁氢能货车上高速正式免费。目前国内至少已有山东、四川、河南、陕西等12个省市出台了氢车高速免费政策。

在全国各地,氢能源车也在加速上路。今年初,山西吕梁进行了1000辆氢能重卡首批交车仪式。我省的嘉兴也在加速推动氢能公交,目前已有氢燃料电池公交车超200辆。

根据香橙会氢能数据库统计,截至今年6月,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29613辆。这一保有量超越了日本等氢能车先发国家,在全球占比达到1/4。

不过,与日本、韩国等力推乘用车不同,我国的氢能源车主要应用领域在商用车方面。

按照我国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我国将重点推进氢燃料电池中重型车辆应用,有序拓展氢燃料电池等新能源客、货汽车市场应用空间,逐步建立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与锂电池纯电动汽车的互补发展模式。

“氢能源的发展阶段和氢车大载重、长续航特性,决定了氢能源车现阶段更加适合重卡、公交等物流和专用车领域。”业内人士看来,氢能源车系统性替代电动车这种戏剧性的戏码,未来很长时间里还不会出现,最大的可能,是燃油车、电动车、氢能源车发挥出三者的各自特点,在不同应用场景下并存。

氢能的未来是“蓝海”

作为能源转型的重要载体,交通,或许仅仅是氢能小试牛刀的赛场。

光伏电解水制绿氢、氢能发电系统、氢能源燃料电池、氢能源航空器……位于宁波镇海区招宝山街道的“招宝氢谷”展厅,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未来的氢能源产业生态。

镇海“招宝氢谷”建设氢能研发示范基地和装备制造基地。刘小卉 摄

“未来,交通或许只是氢能很小的应用领域。”李洪卫表示,氢气是二次能源的最佳选择,比如当下很热门的储能领域,氢能就是一个理想的储能媒介。“和抽水蓄能一样,氢能可以发挥‘充电宝’功能:当电多的时候,可以电解水制氢,缺电的时候可以用氢发电。同时,氢还可以变成氨和醇,推动能源结构从碳基能源向氢基能源转变。”

按照《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到2035年,我国将构建涵盖交通、储能、工业等领域的多元氢能应用生态。

宁波在氢能布局上起步较早。2019年,宁波就曾发布《关于加快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其后发布的《市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0—2035年)(征求意见稿)》也提出,到2035年,氢能在乘用车、船舶、分布式发电、热电联供等应用领域全面应用,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氢能产业基地。

因为镇海炼化而坐拥氢源优势的镇海,是氢能布局的领跑者。

氢能客车进入镇海炼化加氢站加氢。镇海炼化供图

2021年,镇海炼化就建成了宁波首座加氢示范站。2024年,该加氢站取得全省首张燃气经营许可证(汽车加氢站),成为浙江省首家对外运营汽车加氢站。

2023年11月,在镇海区政府的推动下,浙江鲲华协同浙江氢越、氢骠国宏等七家氢能领域相关企业签约落户镇海,共同打造“招宝氢谷”。“招宝氢谷”涵盖氢储能发电、燃料电池系统、电池电堆、零碳物流平台等多个领域,目标是建设氢能研发示范基地和装备制造基地。

在中远期规划中,镇海也将协同宁波各区县、舟山市、台州市等周边区域,积极开拓海上风电资源,打造海上风电制氢、合成氨、合成甲醇、氢液化等一体化综合能源岛,实现宁波及周边地区的绿电、绿氢替代。

“从远期看,海洋资源是宁波发展氢能的最大优势,氢能也将发展为海上能源岛和深海经济的重要一环。”李洪卫认为,未来,无论是深海能源开发,还是海上风电、光电开发,将海上能源转化为氢基能源,都是能源传输的最理想方式。

试运营期间的氢能源公交车 共享联盟·镇海 汤越

拓宽氢能应用场景,推动氢能走向百姓生活,宁波也已经开始相关探索。

去年11月,宁波舟山港首个加氢(制氢)加气一体化综合能源站在穿山港区通过预验收。除了加氢和LNG加气,该综合能源站具备制氢功能,风机、光伏所发绿电可通过综合能源站制取出高纯度氢气。正式投入运营后,综合能源站每日可生产高纯度绿氢超1吨,满足港区绿色能源集卡、叉车、堆高机及船舶等终端设备的加氢加气需求。

此外,据官方披露信息,环城南路光伏氢走廊项目建议书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也已经获得宁波市发改委批复,拟于2026年开工建设。该项目将建设10个综合交通供能站,含加氢站和充换电站功能。

纵观历史,从木柴到煤炭再到油气,人类的能源转型路径,就是一个脱碳向氢的过程。而这一进程,如今正在加速。

记者 李华


来源:潮新闻

品牌
第一测试
直播宁波 航拍宁波
宁聚 心理健康
广电
直播 点播
动态 主持
集团 广告
新闻
宁波 国内
V观 图片
时评 专题

浙ICP备12005551号-3 网上视听传播许可证 1103013

公安机关备案号 3302030200073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8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浙)字第0136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自律公约》 《网络信息服务信用承诺书》

版权所有 宁波宁聚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2002-2025 nbtv.cn, all rights reserved